【奠边府战役结束后,越军押送法军俘虏】

整个50年代,对于越南来说没有比奠边府战役更重要的事件了。这场战役产生的军事价值、政治意义以及引起国际社会的一系列外交政策调整,可以用非常巨大形容。
先简单了解一下这场战役。
1953年开始,对是否继续保持在越南的军事存在,以及是否加大对越南的军事进攻,法国国内的意见已经不再统一,尤其是1952年,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正式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也就是欧盟最早的前身之一,“回归欧洲,将宝贵的战略力量用于巩固和发展欧洲”成为法国的主流。


【越军攻上法军的工事】

【奠边府战役不可避免】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主张继续占领(殖民)越南的派别顿时变得压力很大,他们陷入进(继续进攻越南)退(主动退出越南)两难的境地,怎么办?只有冒险了!
1953年5月,驻越南的法军制定了以奠边府为基地,准备在18个月内歼灭越军主力,夺回战场主动权的计划——这是主战派的最后一搏。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越南也决定对法军发动一场具有战略决定性的进攻战役,目标同样锁定奠边府,这是法军在越南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对于越南来说,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如果得手,不仅可以粉碎法军的进攻计划,还能够打掉法军的脊梁骨。




在越南方面,至今只重要提到由武元甲任前线总指挥,负责整个奠边府的策划和指挥。
1953年12月,越军解放莱州(跟我们山东莱州同名但这个是越南西北部边境的一个省)之后,先后集结4个步兵师(少一个团),1个炮兵师及其他兵种部队共计4万余人,从南、北两边合围奠边府。




而法军方面虽然已经判断出了越军的意图,但自恃精心构筑的工事十分完备、武器装备有明显优势,所以不仅没有主动后撤,反而想将计就计,吸引越军主力过来攻坚后再吃掉。
1954年3月13日奠边府战役爆发,至当年5月7日战役结束,一共歼灭法军1.6万余人,其中法军阵亡2000余人、负伤6000余人、7000余人被俘。另外,越军还击落、击毁法军飞机62架,俘法军卡斯特里准将及其全部参谋人员。




也正是从那时起,有两件既不符合历史,又伤害我们感情的事情发生了:
武元甲在国际上被西方媒体称为“红色拿破仑”,在越南国内成为被所有越南民众顶礼膜拜的军事天才,成为战神一般的神人——我们的军事顾问团从未被提及。
原本武器装备极为落后的越军,却在奠边府战役中能够拥有部分重型武器,否则法军坚固的现代工事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击毁的——同样没有任何人提及,仿佛这些武器装备都是越军从热带丛林中捡的。
事实上,从构想到策划;从整体战役指挥到复杂多变的战术调整,整个奠边府战役全是以韦国清为团长的我国军事顾问团完成的。


【韦国清上将】

【战役之前丢失奠边府】


在奠边府战役正式打响的4个月以前,法军轻松从越军手中拿下了奠边府。
1953年11月20日上午,10点半刚过,第6殖民伞兵营和第1伞兵团的第2营抵达两个空降地域上空,当时的奠边府没有任何防备,当地的农民在田间地头干活、越军部队根本没有想到法军会突然袭击,所以毫无准备。
随后法军的两个空降营降落在相距3英里的两个地域内,第1伞兵团的士兵没有遇到抵抗,殖民伞兵营在奠边府西北面着陆,越军反应过来并进行了一些抵抗并有一些伤亡,但中午刚过,殖民伞兵部队第1营加上2个75毫米炮兵连,1个迫击炮连和1个外科医疗小队成功空降着陆。




随后越军在当天下午4时左右开始撤离,由于十分仓促,所以一些尸体也没有带走或者掩埋。
1953年11月21日,法军开始建设奠边府系统工事,包括推土机在内的许多重型装备全部空投到位,工兵们开始修复主要的简易机场,加固大大小小的明堡和暗堡。
奠边府的谷地由若干个小村庄组成,地势平坦,只有几处小山包,楠云河从谷地中流过,这就意味着,防守者需要付出更多的工程量才可以构建工事;同时,进攻者同样也没有屏障,在进攻过程中将完全暴露在法军的火力射程之内。




法军以前占领该地区时,曾经修建过两个简易机场,较长的跑道为1.6万码,靠近奠边府;另一个比较小的机场位于奠边府以南大约3英里的位置。
经过近3个月不间断的修筑,法军对奠边府工事极为自负,还曾经主动邀请巴黎的军政高级官员乘坐飞机来视察。
纵横交错的沟壕,密密麻麻的铁丝网,大片大自的雷区,以及加固和新建的各类明暗碉堡等等,让前来视察的法军高级将领很满意,给出的评语是:估计敌方至少要用3个整师才能包围奠边府——当时法军的3个整师的概念是5万人左右,结果越军发动奠边府战役时还真就动用了近5万人的部队。



【真正的力量】


韦国清,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在整个50年代越南抗击法国殖民者的时期,我们是全世界唯一给越南提供援助的国家——这一点就连当时的苏联也做不到,苏联扶持越南要到20世纪70年代了。
在奠边府战役打响前的几个月,越军从上到下都信心不足,很多越军部队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决心决一死战,而这时的武元甲,只能不停地向韦国清以及我国军事顾问团的同行们抱怨,因为武元甲自己也没有好办法,很多越军指战员法军看得过于强大,认为主动进攻完全打不赢。


【我军的防空技能分享】


从这一点其实也能看出越南百年来被法国殖民所造成的民族自卑心理。
为了克服这个极为重要的难题,韦国清和我国军事顾问团的每一位指挥员,不停地和每一个在前线的越军指挥员做思想指导工作,而且还把我们在朝鲜战场上击败比法军更强大的美军来越军上下。
除了筹划整个战役、鼓舞越军士气,还特意帮助越军训练了榴弹炮和高射炮部队,而且在发动奠边府战役之前,越军已经有了四个炮兵师,一个工程兵师——这些都是我们无偿援助的,一些装备我们自己都舍不得用,直接装上火车后拉到越南了。


【法军的装甲部队在维修故障】


数量还不够?没问题,为了能在心理上进一步给越军打气、给法军泄气,我们还特意从国内调集了数百门大口径的火炮,让越军的炮兵力量在一夜之间就成了东南亚之冠。
1954年3月,奠边府战役打响之后,韦国清和我国军事顾问团就负责全面指挥。比如战役的第一阶段中,我们指挥越军先把法军的工事撕开多个口子,使之无法形成系统性防御;然后再将法军分割得零零星星,使之无法进行系统指挥。


【法军的重炮阵地】


然后,越军开始用冷枪冷炮对法军实施有效的击杀,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越军的炮兵及高炮部队在我们的指挥下,给法国空军和奠边府守军造成了持续且有效的打击,使得法军空军不能肆无忌惮的实施骚扰轰炸、奠边府的法国守军也无法突围(怕被炮兵空袭,然后被越军包了饺子)。
在奠边府战役的中期和后期,是最困难的时候,因为从4月下旬开始,越南各地就进入了雨季,越军的后勤补给十分困难,而且战役进入胶着状态——此时的越军内部又开始弥漫着一种厌战甚至悲观的情绪。


【法军的后勤车队】


在这关键时刻,武元甲还是没有好办法,只好再次求助我国军事顾问团。韦国清将军以及我国军事顾问团的指战员们不断亲临各个前线,不厌其烦地告诉越军的一线指战员和高级指挥官们:我们苦、我们难,其实敌人会更苦、更难,现在敌人被包围一个多月了,就连空投物资也不能按时按量——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就看敌我双方谁更能忍耐。

果然,随着1954年5月1日越军总攻打响,法军受不了——在连绵的大雨之中,越军用了8天时间成功结束了奠边府战役,这是越军首次进行的阵地攻坚战,面对装备更加先进、火炮尤其是空中占据绝对优势的背景下,最后还打赢了。



【结语】


至于越南一直神话的武元甲,由于刻意回避甚至闭口不谈我们的指挥和援助,所以武元甲神话的破灭要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了,随着中越边境冲突以及我们的自卫反击,武元甲的真实水平和军事能力便一览无余了。




客观且委婉地说,武元甲在战略思考、战役谋划与战场实际指挥等关键方面,即使是在越军内部也只是个中等偏下的水平,更不用上升到与我们的中将、上将相提并论的程度。




武元甲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团结部属、激发士气、争取援助等方面——所以,他更像是一位称职的行政官员而不是优秀将才,至于天才级别的军事家,那就更是没影儿的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