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内瓦联合声明5月12日刚刚对外发布,特朗普的口风在13日就变了,美方在对华关税问题上的前后态度转换没超过48小时。
中美两国代表在瑞典的会谈,确定了两国对彼此的关税将回到4月2日之前。但是,并不意味着美国已经完全取消了所有对华物理关税。
中国外交部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直接作出了回应。中方敦促美国尽快取消现存的无理关税措施,这是中美两国今后能够相向而行的必要条件。
那么,美方一直保留到现在的对华关税措施到底是什么?中国对此又持有怎样的看法和意见?
特朗普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意外性第一的总统,他在很多问题上总是语出惊人。就在中美对外发布中美日内瓦联合声明之后不到48小时,特朗普就再一次改变了在对华关税问题上的论调。
根据声明中美之间的关税回退到4月2日之前,也就是中国对美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美国对中国加征30%的关税。原本中美对彼此的关税都应该是10%,美国为何偏偏要多出来20%?
此外,声明中明确表示中美都对彼此暂定24%的关税加征,之后如何需要根据中美两国的后续谈判结果来确定。
特朗普表示如果中美后续谈判结果不佳,美国会继续对中国加征关税,但是税率肯定不会达到145%。在全世界都关注中美和解的背景下,特朗普的这番话可以说是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
这和美国之前对中美贸易展现出的相对积极温和的态度不相符。不过,特朗普在这次发言中还提到了两个比较有趣的问题。
一是特朗普说只要中国向美国开放市场,那么中国推行两岸统一将会非常顺利。二是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不能高到145%那种水平,太高的关税会让中美真的脱钩。
上述发言一经公开就引特朗普引起了轩然大波,台湾岛内的“独派”分子们因此坐立不安。特朗普这番话侧面说明了以下问题。
首先,台湾对于美国来说没有这么重要,美国对台湾也不是很执着。现在台湾问题是美国用来和中国进行经贸谈判的筹码。
这次中美的关税对抗让特朗普意识到中美脱钩对美国的负面影响。如果不是中方的做法让美国感受到了压力,美方这次肯定不会在会谈中做出如此大的让步。
简而言之,特朗普在5月13日作出的这番发言虽然在口风上有了变化,但是并没有否定中美瑞士会谈的成果。
现在美国对华30%的关税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其上任之后对多个国家加征关税的时候,对中国加征的10%关税,中国也作出了对等反应对美国加征10%。
特朗普政府在3月3日以中国向美国输送阿片类药物芬太尼的行为涉嫌违法,且一直没有改进为由,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20%关税,这部分关税就是所谓的芬太尼关税。
税率高达20%的芬太尼关税无论是从征收理由还是征收幅度上看都存在很大问题。而且,这部分无理关税在这次中美谈判中没有被取消。
5月13日,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在采访中表示,如果中国在芬太尼问题上不与中国进行合作,中方将承担严重后果。
同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就芬太尼关税的问题做出了回应。中方认为,美方人士公开发表上述言论是不负责任的,因为这些言论和事实并不相符。
美国毒品泛滥并不是中国的芬太尼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复杂作用下的结果。中国向美国出口的芬太尼基本上都是作为药物生产的原材料。
美国国内有大量的医药企业在生产阿片类的止痛药,医生也会给患者开出大量的阿片类止痛药,完全不顾及这类止痛药的成瘾性问题。
药品不是中国生产的,也不是中国人或者中国企业卖给美国民众的。特朗普政府把这些问题全都归咎于中国,是在对中国进行毫无依据的诬陷。
几百上千片的大包装止痛药是欧美国家的特色。美国止痛药滥用成瘾的背后,其实是医疗系统存在问题导致大量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只能依靠止痛药生活。
这明明是美国自己的体制问题,特朗普政府却把问题的责任转嫁给了中国,想要以此缓解国内压力转移矛盾,简直就是在痴人说梦。
美国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对芬太尼类药物的使用加以限制,却选择让中国配合他们解决问题。这完全就是把芬太尼问题制作成了一个可以和中国谈判的筹码。
不得不承认,特朗普在虚空造牌方面确实功力深厚。但是中国面对不公绝对不会坐以待毙,美国的芬太尼关税不撤,中国的反制措施就要继续执行下去。
中国对美国芬太尼关税的反制措施涉及多个方面。首先,以莱多斯公司为代表的15家美国公司被列入商务部的出口管制管控名单。这些公司所有涉及中国两用物资交易全部被取消。
中国的不可靠实体清单迎来了以特科姆公司为首的10名新成员。这些企业将被禁止从事与中国相关的进出口贸易。以进入清单的时间为节点,不能再在中国境内进行投资活动。
再次,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多种农产品分别加征10%或15%的关税。在中美贸易中,美国的农产品在对华出口商品中占比较大。
对这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将会对美国的农业造成严重影响。特朗普的支持者很多都是底层的农业从业者或者农场主,他们对出口关税非常敏感。一旦他们感到自己的利益受损,特朗普的支持率就会受到影响。
最后,中国禁止三家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口大豆,美国产的原木也被暂时禁入中国市场。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能够和中国做生意的美国大豆企业肯定是行业内的佼佼者,手中囤积着大量的黄豆。
在中国拒收他们的产品之后,这些企业很难找到其他市场接收他们如此巨大的产量。以上措施经过此次中美瑞典会谈之后仍然没有取消。
可见,中国非常清楚美国的芬太尼关税存在问题,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对美国作出任何的妥协和让步。美方的关税政策不取消,他们农产品就无法大量进入中国。
现在,中国已经和巴西、阿根廷等国家达成农业合作。大量的巴西大豆正在漂洋过海地被运到中国。
如果中美就芬太尼关税的问题迟迟无法谈拢,原本属于美国的市场必然会被巴西等国家占据。到时候美国后悔都来不及。
中国对此的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可以谈,但是也不怕打。所以,因为芬太尼关税的存在就认为中方在谈判中吃亏了的做法,实际上并不符合现实。
中美之间的贸易竞争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这也是中美进行大国博弈的一部分。
芬太尼关税的问题肯定是需要继续谈的,不过该问题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中美此次瑞典谈判没有取得成果。中美日内瓦声明的出现意味着中美经贸战有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经过双方有效沟通之后,中美两国后续将会沿用这种接触模式,继续就双边贸易以及其他重要国际问题进行协商。
中方将会秉持着关税战时期的信念和做法,坚决维护国家和民众的利益,不会让美方对中国予取予求。经过这次美方也意识到,在经济上和中国完全脱钩是不现实的。
美国需要中国提供的大量商品维持其物价水平,否则等待美国的就是一个物价飙涨经济发展却相对停滞的大滞胀时代。
此外,中国还是美国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这类企业规模有限抗风险能力差,很容易在一轮又一轮的贸易波动中成为政策的牺牲品。
特朗普虽然拥有着可靠且庞大的支持者群体,但是这些支持并非是无条件的。特朗普至少在名义上要成为底层以及中产白人的利益代表,恰好中国商品的客户和这类群体高度重合。
这些人认为中国人抢走了他们的工作岗位,但是又要依靠中国的廉价商品维持日常好生活。特朗普需要满足其支持者在对华问题上不断胜利的精神需求,还要顾及政策不能真的让这群人无法生活。
综上所述,特朗普在中美关税问题上的反复,其实是在满足其支持者的需求,也是在和中国进行进一步的拉扯和试探。不过,他的上述表态不会严重影响中美重建关系的大趋势。
中美在经贸领域的矛盾和纷争将会不断出现,谈判磋商和对抗同时存在,将会成为中美关系的常态。
经过了特朗普上一任期的“洗礼”,中国度特朗普在政策上的反复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