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第28届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近日召开。此次“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联合声明中提到,将维持以WTO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系。声明表示,与会官员们重申“坚定维护多边主义,支持以WTO为核心、基于规则、非歧视、自由、公平、开放、包容、平等和透明的多边贸易体系”。
中国财政部部长表示,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10+3区域经济展现较强韧性、拥有较大增长空间,但也面临复杂严峻的内外部挑战。中方愿同10+3各方一道,坚持开放包容,团结协作,不断深化区域财金合作,以本区域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稳定和不确定。
石破茂(资料图)
在特朗普尚未正式宣布关税前,美国《纽约时报》2月就发出警告称,关税政策可能会导致亚洲国家“抱团”,将美国排除在外。”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也在报告中分析称,特朗普不稳定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许多已经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亚洲经济体疏远美国。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越南、日本、韩国等国仍在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但它们却站在中国身边,共同签署了一份直指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联合声明,明确警告“贸易保护主义将成为全球贸易的负担,会导致经济分裂。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举动,无疑是亚洲国家集体对美国“关税大棒”的公开质疑。
特朗普(资料图)
最令人意外的,是日本立场的180度大转弯。“美国的字典里没有盟友,只有筹码。”日本经济分析师山田浩一语道破天机。会议期间,中日韩与东盟不仅讨论了区域债券市场、灾害金融合作等议题,还与欧盟代表就绿色能源、供应链稳定达成共识。有欧洲观察家调侃:“美国想用关税分裂世界,结果亚洲国家直接在欧洲搭起了新舞台。”
特朗普(资料图)
从更深层面来看,这场博弈的核心本质,是新兴经济体对单极霸权的集体挑战。当RCEP重构产业链、数字人民币冲击结算霸权、清迈倡议弱化美元地位,美国“长臂管辖”的效力正加速衰减。正如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所言:“以区域稳定性应对全球不确定性,这是亚洲的智慧。”可以看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在美国单边霸凌的霸权主义影响之下,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就连美国的盟友也无法幸免,团结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
如今,无形之中,中国成为了东盟和亚洲各国的定海神针。2025年也是RCEP正式生效实施3周年,也是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实质性结束的开篇之年。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度调整与区域一体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的农业贸易合作关系愈发紧密。中国与东盟加速释放农业贸易互补性优势,种类丰富的热带水果由各个口岸运往全国各地,来自中国的投资和技术加快了东南亚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分析人士认为,这次13国联合声明,很可能成为全球贸易格局的转折点。如果美国继续一意孤行,亚洲国家可能会加速“抱团”,形成独立于美元的贸易体系。 如果特朗普连任,贸易战可能进一步升级,全球经济将面临更大风险。 如果拜登胜选,美国政策或调整,但“去美元化”趋势已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