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这本来是件表彰革命功臣、整顿军队的好事,可没想到,却闹出了一些风波。
其中,老革命聂鹤亭因为对自己的军衔不满意,直接跑去总政治部找罗荣桓理论,结果事情闹大了。
罗荣桓一句“先不要给他授衔”,让这件事成了那段历史里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军衔制度背景和聂鹤亭的“火气”
1955年,新中国成立没几年,军队建设正迈向正规化、现代化。之前解放军打仗靠的是革命热情和实战经验,没啥军衔一说,大家都是“同志”,职务分工靠的是实际需要。
可到了和平时期,军队得规范化,军衔制度就应运而生了。这次授衔不光是给将领们论功行赏,也是为了让军队管理更科学。不过,人性复杂,有奖就有争议,聂鹤亭就是其中一个“刺头”。
聂鹤亭是个老革命,经历过南昌起义、长征、抗战、解放战争,功劳不小。可他被评了个中将军衔,心里不服气,觉得自己应该得上将。
这事儿憋不住,他就直接跑到总政治部找罗荣桓发火去了。结果罗荣桓没惯着他,直接让他的军衔“冻住”,还得停职反省。
聂鹤亭1905年出生在安徽阜阳一个穷苦人家,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7岁才上私塾,念了没多久又因为没钱辍学两年。后来好不容易重回学校,在阜阳胜利第三师范附小读书时,接触到了爱国思想,救国的念头在他心里扎了根。
1921年,他考进安徽省立安庆皖江专科师范学校体育系。这期间,他开始接触社会主义青年团,读了不少进步书刊,马克思主义的种子算是种下了。
他认识了许继慎,这位后来牺牲的红军将领带他入了共产党,从此他走上了革命路。1926年,他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当排长,跟着北伐打仗。南昌起义,他也在场,负责警戒任务。起义失败后,他跟着朱德、陈毅整编部队,当了第五纵队副队长。
到了抗日战争,聂鹤亭的角色更重要了。他当过军委参谋部部长、晋察冀军区参谋长,脑子活、能打仗。解放战争时,他先后干过松江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跟着林彪在东北打了不少硬仗。
新中国成立后,他调去装甲兵当副司令员,搞坦克部队建设,算是为军队现代化出了不少力。可1955年评军衔时,他只得了个中将,这就让他炸了毛。
军衔制度是怎么回事?
聂鹤亭为啥不满意,得先搞清楚军衔制度是怎么定的。1955年的军衔制度是中国军队史上头一回正式搞军衔,之前都是“土法炼钢”,没啥正规等级。
这次制度设计参考了苏联模式,但结合了我国自己的情况,主要是想通过军衔体现将领们的功绩,同时给军队管理定个规矩。
评军衔的标准有三条:战功、资历、现任职务。战功看你在革命战争里打了多少仗、立了多少功;资历看你啥时候参加革命、干了多少年;职务看你现在的位置有多高。
这三条综合起来评,军衔从元帅到少将,分了好几级。
整个评定过程挺复杂,先是部队内部提名,然后军衔实施委员会审核,再报到国务院副总理那儿,最后彭德怀把名单递给周总理拍板。
1955年中南海怀仁堂搞了个授衔仪式,十个元帅、十个大将、几十个上将、中将、少将,热热闹闹地定了。
有人觉得自己功劳被低估,有人觉得资历没算全,还有人觉得现职没给够分量。聂鹤亭就是觉得自己的“账”没算清楚。
1955年,聂鹤亭被评了个中将军衔,按说这也不低了,可他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他觉得自己有几点“资本”,应该得上将。
聂鹤亭1924年入党,1926年就跟着叶挺打北伐,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比不少上将入党早、参军早。
南昌起义、长征、抗战、解放战争,他哪场大战没掺和?尤其在东北战场,他当参谋长时帮林彪出了不少主意。新中国成立后,聂鹤亭干过装甲兵副司令员,这可是个实权位置。
他当过粟裕的上级,粟裕得了大将,他却只拿中将。
可评军衔不是他自己说了算,委员会综合看下来,觉得他虽然资历老、功劳不小,但有些关键战役他不是主打,职务上也没到顶尖级别。
中将这个评定,算是公正的。可聂鹤亭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被“亏待”了,憋了一肚子火,决定找人说理去。
大闹总政治部
1955年9月,授衔名单刚公布没多久,聂鹤亭坐不住了,直接杀到总政治部找罗荣桓。罗荣桓那时候是总政治部主任,分管军衔评定的事儿。
聂鹤亭去了以后,情绪特别激动,觉得自己革命那么多年,功劳苦劳都有,凭啥只给中将?
罗荣桓耐着性子跟他解释,说评军衔不是看单一条件,得综合考量,程序也很严格。可聂鹤亭不听,越说越火大,甚至拍了桌子。
罗荣桓也不是好惹的,他是元帅级别,脾气硬得很,见聂鹤亭这么闹,直接拍板:“先不要给他授衔。”
这还不算完,事儿传到中央军委,毛主席听说后也发了话,让聂鹤亭停职反省,军衔暂时冻结。这下,聂鹤亭可算踢到铁板了。
聂鹤亭闹了一通,回去冷静了几天,越想越觉得自己冲动了。他毕竟是老革命,明白组织纪律的重要性。他写了份检讨,承认自己情绪化、不该闹事儿。中央军委看他态度还行,加上他功劳确实摆在那儿,就决定补授他中将军衔。
这回他没再吭声,老老实实接受了安排。后来他继续在装甲兵干活儿,为军队建设出力,直到退休。
1955年的军衔制度,虽然有波折,但意义不小。
它让军队迈向正规化,激励了后人。革命者的价值不在军衔高低,而在他们为啥打仗、为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