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 德国新任外交部长约翰·瓦德福尔(Johann Wadephul)在2025年5月土耳其安塔利亚北约外长会议上支持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提出的将北约国家国防开支提升至国内生产总值5%的目标,引发热议。这一提议基于北约秘书长马克·鲁特(Mark Rutte)的计划,包含3.5%的军费和1.5%的相关基础设施投资。瓦德福尔的表态在柏林引发争议,因缺乏内阁和议会决定支持。文章探讨其表态是否为德国树立榜样,还是过于激进。
本周四,德国基民盟(CDU)政治家约翰·瓦德福尔(Johann Wadephul)迅速成为国际瞩目人物。这位新任联邦外交部长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的北约外长会议上发表言论,引发北约各成员国首都的广泛关注,甚至在柏林也掀起波澜。
究竟发生了什么?瓦德福尔在与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会谈后明确表示,他支持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提出的要求,即到2032年,北约国家应将国防开支提升至各自国内生产总值的5%。
5%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一笔巨额资金。以德国当前经济状况估算,这意味着每年超过2000亿欧元的开支,而2024年联邦预算总支出仅为4660亿欧元。瓦德福尔此言当真?毕竟,德国目前仅勉强达到北约此前设定的2%目标。
瓦德福尔的表态源于北约秘书长马克·鲁特(Mark Rutte)的计划,这一计划使5%的目标显得不那么激进。鲁特提议,北约成员国未来应将3.5%的国内生产总值投入军队建设,另1.5%用于与国防相关的基建项目,如道路、桥梁、隧道、铁路或港口。3.5%加上1.5%,正好构成特朗普的5%目标。恰好,德国近期通过宪法修正案,确定了5000亿欧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为这一目标提供了潜在支持。
“我曾表示,德国愿意承担领导角色,以身作则,并呼吁其他国家跟随我们的步伐。”瓦德福尔在安塔利亚说道。
当瓦德福尔的承诺作为“突发新闻”席卷西方世界,北约秘书长鲁特在会议结束时高度赞扬德国,认为其“真正发挥了领导作用”。然而,柏林的部分人士开始意识到,这一表态可能有些过头。毕竟,目前尚无内阁决议,更不用说议会决定支持这一目标。
在基民盟与社民党(SPD)的联合政府协议中,仅简要提及:“国防开支的规模将根据北约共同商定的能力目标确定。”这些能力目标将在6月海牙北约峰会前的国防部长会议上敲定,而非在5月安塔利亚的非正式外长会议上。因此,瓦德福尔的发言更像是先行者的姿态,而非正式决策。
在柏林政府圈内,瓦德福尔的言论被淡化处理。一位官员表示:“政府将在6月底北约峰会后决定国防开支的规模。”副总理兼社民党主席拉尔斯·克林拜尔(Lars Klingbeil)更明确指出:“我建议现在不要急于表态或猜测具体数字。”他向媒体RND表示,北约峰会将与盟友形成统一立场,德国将据此调整政策。
其他北约国家会如何反应?特别是那些连2%目标都未实现的国家,如意大利和西班牙。西班牙在北约中(除无军队的冰岛外)垫底,2024年国防开支仅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3%。
德国的情况相对宽松。近期,基民盟、社民党和绿党在上一届议会中通过了放宽国防开支债务上限的决议,为预算提供了更大空间,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
瓦德福尔在与卢比奥会谈后强调,德美在外交政策立场上“几乎完全一致”。他表示:“美国对德国的贡献非常满意。”
美国的回报
德国政府及欧洲国家能从华盛顿期待何种回报?周四早晨,当德国媒体向瓦德福尔提问时,他巧妙地提到了一点,暗示对美国的期望。他表示,特朗普提出的5%目标“被他视为必要,德国支持这一目标,并将其视为对北约第五条款的明确承诺”。
瓦德福尔的言辞隐晦地指向特朗普执政期间北约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即对第五条款(北约集体防御条款)承诺的动摇。这一条款与美国为欧洲提供的核保护伞共同构成北约的核心支柱。
在安塔利亚外长会议上,瓦德福尔的表态掩盖了另一个重要议题:如何应对俄罗斯。周四下午,俄罗斯与乌克兰代表将在数百公里外的伊斯坦布尔举行会谈。克里姆林宫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普京(Wladimir Putin)亲自提议在土耳其大都市进行谈判,却仅派遣低级别代表团。
瓦德福尔在安塔利亚表示,普京的缺席表明他对和平谈判缺乏诚意。他指出,普京必须认识到“他正在高估自己的筹码”。国际社会期待普京响应谈判号召,“并派遣一个能应对当前局势需求的代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