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在摆满海鲜的展台前围观拍照。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渔博会上展出的“仿生鱼”。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16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郑淑仪) 昨日,以“渔粤向未来”为主题的2025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简称深圳渔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
本届展会聚焦现代渔业全产业链发展,搭建了集展览展示、高端论坛、贸易对接、招商引资于一体的专业平台。超1.2万款高端产品参展,吸引了全球目光。
400公斤蓝鳍金枪鱼亮相
当天14时许,在深圳市联成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展位前,一条巨大的蓝鳍金枪鱼被缓缓推上展台。这条蓝鳍金枪鱼重达400公斤,体长超过2米,是本次深圳渔博会的“明星展品”。
“这条蓝鳍金枪鱼48小时前还在大西洋,这时候的口感是最佳的。”深圳市联成远洋渔业集团高级副总裁张海轻拍展台上的冰鲜金枪鱼,鱼身泛着金属光泽的蓝黑色纹路清晰可见。
张海告诉记者,得益于深圳海关的“机边分流”监管模式,货物在机坪卸货后直接通过冷藏车点对点转运,全程保持2℃~8℃黄金温控区间,确保鱼肉品质。海关提前掌握企业航班动态,实现放行货物“机边直提”,让市民第一时间品尝到深海美味。“现在金枪鱼最贵的零售价达到1000元一斤,现在不仅日料店,很多中式餐厅也开始采购。”张海说。
在众人的期待中,专业大厨开始了精彩的切鱼表演。只见大厨手法娴熟,精准地将金枪鱼分割成薄厚均匀的鱼片,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围观,不少人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这么大的金枪鱼,切鱼过程太震撼了,感觉大开眼界。”市民张先生带着孩子专程赶来参观。他表示,这次不仅让孩子增长了见识,自己也对渔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事物流冷冻产业链的市民杨先生在现场品尝后赞不绝口:“口感绵密鲜甜,入口即化。”他与展商洽谈后表示,希望未来在冷链运输和仓储方面开展合作,进一步优化供应链效率。
AI养殖与巨型“仿生鱼”齐亮相
展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展商带来了各式前沿产品与技术,这些前沿渔业科技成果以“全链条智能化”姿态集中亮相。
深圳市翌卡通科技有限公司的AI养殖系统就吸引了不少观众。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养殖环境的精准监测和调控,实时监测溶氧、水温等数据,自动调节投料和增氧。据介绍,这套技术已在国内多个养殖场应用,可降低人工的养殖成本。
另一边,深圳市润渤船舶与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展示的巨型“仿生鱼”成为网红打卡点。
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深海仿生潜水器重达700公斤、仿魔鬼鱼造型的巨型设备,能下潜至1000米深的海底,监测水温、扫描海底地形。“我们在设备测试时,发现在水底下真的吸引了野生魔鬼鱼跟随。”工作人员表示,其搭载的激光通讯设备可实现水下信号传输,目前已与航运公司达成合作,用于监测大船航行安全。
市民李先生是一家航运公司负责人,他在现场了解设备详细信息后,当场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我们需要这种设备监测航道和渔船捕捞情况,提升作业安全性。”
舌尖上的“海洋”
在进口水产品展区,各类高端海产品琳琅满目。来自新西兰的鳌虾、南非的鲍鱼、秘鲁的鱿鱼等珍稀水产引来不少采购商洽谈合作。福海海鲜市场展区化身“深海奇观”:太平洋奶蚝垒成“珍珠塔”,帝王蟹挥舞巨钳,黄油蟹的膏油近乎透壳而出。将军甲、红油、九节虾、海螺、赤贝、青斑、老虎斑等海鲜水产也十分诱人。
据悉,深圳渔博会将持续至5月17日。同时,深圳渔博会设置高端水产品竞价交易会、大买家闭门会、专题逆采购交易会和新渠道选品大会等,众多大宗酒店餐饮企业、重点企业团餐采购商等众多采购商积极参与,实现了供需双方的高效互通与精准商贸配对。
(深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