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年,唐宪宗从凤翔法门寺迎取佛骨至长安供奉三日。韩愈大怒上奏:“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佛不足事,应将佛骨烧毁!”
皇上和臣子的做法,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对于信众来说,唐宪宗此举,让无数人纷纷前往长安,瞻礼施舍。对于不信者来说,就如同韩愈一般,认为这是一种误国误民的行为。
但毕竟唐宪宗是一国之君,身为臣子的哪怕有不同意见,也不敢反对。而且事已至此,反对也无效。
然而,韩愈实在忍不住,便写了一篇《论佛骨表》,直接递给了皇上。
在这篇奏章中,他是一大顿输出:佛教是外来的法术,上古时期中国并无佛教,更何况梁武帝信佛又怎样?还是最终饿死,梁灭。因此,国泰民安、百姓长寿等事,并不是因信奉佛教而得福。
甚至引用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观点,认为应对鬼神保持距离,佛骨不应进入宫廷。期望唐宪宗能继承高祖的意愿,废除佛教,将佛骨烧毁。
韩愈的措辞越尖锐,那唐宪宗看着就越恼火。
果不其然,唐宪宗看完奏章后,勃然大怒:“来人,将韩愈抓起来,处死!”
哪怕裴度、崔群等重臣相劝,宪宗也还是这个想法,事情眼看越来越大,皇亲国戚们也纷纷出动,这才把唐宪宗劝了下来。
但死罪可饶,活罪难逃。
最终,韩愈被贬为了潮州刺史,然而在这个地方,韩愈又有了新的机遇。
当时,韩愈与随从一路上备受煎熬,又是虫蚊叮咬,又是路途奔波,因此,他决心到了潮州后,一定好好治理当地,造福一方百姓。
可没想到,到了南方以后,他根本听不懂当地官员说的话。毕竟,身为河南人的韩愈,不懂南方的方言很正常。
幸亏有一位懂官话的官员,给他做翻译,这才让韩愈了解到当地有一大难题。
原来,当地的一条江中有很多鳄鱼,经常袭击牲畜,甚至威胁到百姓的生命安全。
韩愈听后稍作思考,决定写一封《鳄鱼文》,用祭祀的形式,告诫鳄鱼离开那条江。
据说,这篇《鳄鱼文》张贴后,韩江中的鳄鱼真的西迁六十里,潮州境内从此消除了鳄鱼之患。
当地百姓对韩愈一下子就信服了,甚至将那条江命名为“韩江”。
虽然此事不知道真假,但韩愈的名声在百姓心中,一直很不错。而且,他为官也是刚正不阿,颇有能力。
所以,当他被贬不到一年,唐宪宗就开始想他了,后悔当时将他贬走了
于是,宪宗想要重新起用韩愈时,便试探一下宰相的态度,可皇甫镈却说:“狂妄敢尔,固不可赦。”意思是说韩愈太狂了,可以暂时先调到其他地方再说。
就这样,820年韩愈成了袁州刺史,同年他就回到了长安,一年后韩愈还当上了兵部侍郎。
尽管韩愈的仕途有些曲折,但他始终秉着自己的理念做人做事。
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写道:“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韩愈这一生,无所畏避,率性而活,也算不枉此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