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SU7参数图片)被曝出多项质量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据浙江广电旗下新媒体中国蓝新闻报道,近日,多名小米SU7车主通过社交媒体反映汽车的大灯与翼子板接缝处存在鼓包、翘边现象,按压时出现上下起伏,影响外观整体性。



5月15日,浙江省消保委汽车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翼子板设计尺寸偏大,导致与车灯装配过紧,阳光照射下,热胀冷缩后出现缝隙。专家指出,这属于“设计制造汽车经验不足”引发的问题。专家还表示,自己处理汽车问题已经12年,还没碰到过原厂车出现这种情况的问题。



与此同时,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被曝实际功能与前期宣传不符。宣传中提到的“导风散热”功能并未兑现,引发了众多车主的不满。数百名消费者要求小米汽车无损退车。

一些选装了4.2万元碳纤维机盖的小米SU7 Ultra车主认为,小米汽车此前曾宣传过碳纤维挖孔机盖版车型的赛车级碳纤维、双风道空气动力学设计、能辅助散热、提升下压力等功能,但实际上除了双风道前舱盖的外观,内部结构与普通版几乎一模一样。

小米汽车方面表示,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满足复刻造型的需求之外,还提供了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我们对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深表歉意。”小米汽车称,未交付的订单可以进行改配,对已提车用户和锁单用户赠送2万积分。 但不少消费者对这一方案并不满意,质疑其虚假宣传,要求退车或重新定车。据小米SU7 Ultra准车主刘先生称,他所在的维权群,目前群人数已达300人。

对此,有律师表示,如果小米汽车存在虚假宣传,车主可针对前舱盖主张“退一赔三”。

此外,在中国汽车质量网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中大型及大型车质量排行(纯电车型)》中,小米SU7排名垫底,得分为239分。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李颜伟提供的上险数据显示,小米汽车销量已经连续三周出现环比下滑。

消费者对小米SU7的质量问题表示不满,认为小米在产品宣传和实际交付之间存在差距,导致信任危机。尽管小米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回应消费者的关切,但这些问题的出现仍然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小米雷军更改个人微博设置,只允许关注100天以上的粉丝评论话题登上热搜。



对此,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5月15日回应称,雷军微博设置关注100天才能评论主要是为了防水军。尽管王化的回应试图解释雷军微博评论限制的原因,并强调小米在产品质量上的严格把控,但网友的质疑声仍然不断。有网友表示,希望雷总继续活在米粉包围的信息茧房里,也有网友认为,小米从上到下都飘了,真想当明星。

5月10日,小米汽车雷军在社交平台发文,雷军表示,“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取消了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也暂停了一段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过去这几年一直很忙,这段时间反而可以静下心来,仔细思考,确实有一些收获……最近看了很多朋友的留言,特别感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给了我莫大的信心,让我也逐渐找回前行的勇气和信心,状态开始逐步恢复。”



2025年3月29日晚,安徽铜陵枞阳高速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交通事故,一辆小米SU7标准版轿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后爆燃,导致车内3名女大学生不幸遇难。

根据小米公司发言人发布的官方声明,事故发生在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地点位于G0321德(州)上(饶)高速池祁段(祁门往枞阳方向)。当时,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的速度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了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到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最终,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事故车辆为小米SU7标准版,车辆前舱在事故中严重损毁。据目击者称,车辆在碰撞后迅速起火,火势迅猛,导致救援人员难以及时施救。此外,有消息称车辆在碰撞后车门疑似无法解锁,导致车内人员无法及时逃生。

事故发生后,小米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并向警方提交了所掌握的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小米公司发言人表示,碰撞发生后,小米立即与车主取得联系,了解非车主本人驾驶,并紧急救援呼叫车上乘员,同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

截止5月16日,事故调查仍在进行中,尚未公布最终的调查结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