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军律师.
如需帮助可关注,私信必复。
民间借贷与诈骗虽然都涉及“资金交付”,但二者在法律性质、主观目的和法律后果上有本质区别。周军律师根据实践经验从“核心区别、甄别要点、防范措施及救济途径”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帮助识别风险并合理维权。
一、核心区别:主观目的与行为本质
二、甄别要点:从细节判断“骗”的本质
(一)看借款时的“真实性”
1. 身份与事由
民间借贷:借款人身份真实,借款事由清晰(如“购房首付”“公司周转”),可提供相关证明(购房合同、营业执照等)。
诈骗风险:虚构身份(如伪造身份证、冒充他人),借款事由模糊(如“投资新项目”但拒绝透露细节)或明显不合理(如低息高回报“稳赚不赔”)。
2. 担保与抵押
民间借贷:抵押物真实存在且权属清晰(如房产、车辆登记手续齐全)。
诈骗风险:抵押物虚假(如伪造产权证)、无权处分(如擅自抵押他人财产)或“一物多押”。
(二)看资金使用与还款行为
1. 资金流向
民间借贷:资金用于约定用途,可提供转账记录、交易凭证等。
诈骗风险:资金未按约定使用(如宣称“买房”却用于赌博),或短期内被挥霍、转移(如大额消费、转入他人账户)。
2. 还款态度
民间借贷:逾期后积极协商,出具还款计划或提供新担保。
诈骗风险:逾期后失联、拒接电话、更换住址,或以“再借一笔才还款”等理由拖延(可能构成“连环诈骗”)。
(三)看是否存在“欺骗手段”
诈骗的核心是“欺骗”,常见手段包括:
虚构事实:如伪造合同、虚构投资项目、夸大还款能力;
隐瞒真相:如隐瞒债务缠身、抵押物已被查封的事实;
虚假承诺:如承诺“高息回报”“短期周转”却无实际履行能力。
三、风险防范:从源头降低被骗概率
(一)事前审查:谨慎核实信息
1. 身份与信用核查
要求借款人提供身份证、户口本、营业执照等原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真实性;可通过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征信报告”了解对方信用记录(是否有违约、涉诉历史)。
2. 担保物尽职调查
房产抵押:到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抵押状态,确保无查封、无共有权争议;
车辆抵押:查验行驶证、购车发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避免“一车多押”。
(二)规范流程:保留完整证据链
1. 书面合同明确细节
签订正式借条或借款合同,注明:双方身份信息(附身份证复印件);借款金额(大写+小写)、用途、利率、还款期限;担保方式(抵押/质押需注明抵押物详情及登记情况);违约条款(如逾期利息、维权费用承担)。
2. 资金交付留痕
尽量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宝/微信转账(备注“借款”),避免现金交付;若金额较大,可要求借款人出具“收条”,注明“本人已收到XX元借款”。
(三)事中监控:警惕异常信号
定期了解资金使用情况(如要求提供用途凭证);
发现借款人出现“挥霍资金”“涉刑涉诉”“资产转移”等异常时,及时通过**财产保全**(如申请冻结账户、查封房产)降低损失。
四、争议解决:区分纠纷性质选择救济途径
(一)属于民间借贷纠纷:通过民事途径维权
1. 协商与调解
逾期后先协商签订《还款协议》,约定分期还款或延期还款;可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介入调解。
2. 民事诉讼
起诉条件:需提供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证明借贷关系存在;
财产保全:起诉时可申请冻结对方财产,防止其转移资产;
强制执行:胜诉后对方拒不履行的,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其存款、房产、车辆等。
(二)涉嫌诈骗犯罪:通过刑事途径追究责任
1. 判断是否符合刑事立案标准
诈骗罪立案标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各省标准不同,多数地区为5000元-2万元以上)。
2. 报案材料准备
撰写《报案书》,详细说明诈骗手段、资金流向、损失金额;
提供证据:借条/合同(如有虚假内容)、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证明对方虚构事实)、证人证言等。
3. 刑事追赃与民事赔偿
公安机关立案后,通过侦查追缴赃款,发还被害人;
若赃款不足弥补损失,可在刑事判决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追偿。
五、典型案例对比
案例1:民间借贷纠纷
案情:甲向乙借款10万元用于开店,出具借条并约定利息,后因经营不善逾期未还。乙多次催讨,甲表示“暂时无力偿还,愿分期还款”。
定性:属民事纠纷,乙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甲还款及支付逾期利息。
案例2:诈骗犯罪
案情:丙虚构“投资某项目稳赚不赔”,向丁借款50万元,承诺3个月还本付息。丙收到钱后立即转入赌博账户挥霍,期间以“项目延期”为由拖延,后失联。
定性: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投资事由骗取资金,构成诈骗罪,丁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周军律师提醒,区分民间借贷与诈骗的关键在于“借款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日常生活中,务必警惕“高息诱惑”“虚构背景”的借款请求,通过规范合同、留痕交易、审慎核查降低风险。若发现可能涉及诈骗,应及时固定证据并寻求法律帮助,避免因“维权不及时”扩大损失。
知法守法,希望大家都能充分使用法律武器,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普及法律常识,帮您维护权益。
关注点赞转发,让亲友都得到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