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永芳:首个降清的“抚顺额驸”

李永芳原是明朝抚顺游击,1618年努尔哈赤攻打抚顺时,他直接开城投降,成了明朝第一个降清的边将。努尔哈赤对他极为重视,不仅封他为三等总兵官,还把孙女嫁给他,人称“抚顺额驸”。李永芳作战积极,多次参与攻打明朝城池,甚至替后金制定汉人管理制度。但后来因卷入权力斗争,逐渐被边缘化,1634年病逝,结局算是善终。不过清朝对他的后代挺厚待,儿子李率泰官至大学士,孙女还成了康熙的嫔妃。



2. 郑芝龙:海上霸主变阶下囚

郑芝龙曾是东南沿海的“海贼王”,手下3000艘战船、20万水师,连荷兰人都得看他脸色。1646年他投降清朝,以为能继续当土皇帝,结果被软禁北京。清廷拿他当筹码逼儿子郑成功投降,但郑成功死活不干,最后清廷翻脸,1655年把郑芝龙全家发配宁古塔,1661年直接砍头示众。一代枭雄因政治投机失败,成了清廷的“弃子”。



3. 洪承畴:毁誉参半的“开清第一功”

洪承畴是明朝蓟辽总督,松锦大战被俘后降清。皇太极亲自给他披貂裘,待遇拉满。他帮清军招抚江南、镇压反清势力,堪称“清朝诸葛亮”。顺治夸他“劳绩茂著”,但乾隆上台后翻脸不认人,把他打入《贰臣传》,骂他“大节有亏”。洪承畴晚年辞官回乡,死后墓碑都不敢写生平,连老家祠堂都把他除名。功过争议至今未消。



4. 吴三桂:冲冠一怒成笑话

“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前半生风光无限——封平西王,绞杀南明永历帝,镇守云南当土皇帝。康熙撤藩时,他打着“反清复明”旗号造反,结果称帝五个月就病死,孙子吴世璠被清军围昆明城,全家男丁被杀光。乾隆更是嘲讽他:“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连当初为陈圆圆叛变的“痴情”人设都成了笑话。



5. 孔有德:自焚灭门的广西王

孔有德原是毛文龙部下,因吴桥兵变投清,带着红夷大炮技术成了皇太极的“技术入股股东”。他帮清朝打下大半个南方,被封定南王镇守广西。1652年李定国攻桂林,孔有德被围得走投无路,先手刃妻妾,再放火自焚,全家百口人只剩个女儿逃出。清朝给他风光大葬,但墓碑上连名字都不敢刻。



6. 耿仲明:逃兵引发的自杀惨剧

耿仲明和孔有德是铁哥们,一起叛明降清,混成靖南王。这老兄打仗猛,但管不住手下——有次偷藏300逃兵被举报,顺治要治罪。他吓得在江西吉安自缢身亡,成了三藩里唯一没活到造反的。儿子耿继茂继承爵位,后来孙子耿精忠跟着吴三桂造反,被康熙剥皮示众,全家凉透。



7. 尚可喜:全家内斗的“老实人”

尚可喜号称三藩里最“忠清”,广州屠城杀得血流成河。晚年主动交兵权想回辽东养老,结果儿子尚之信绑了他响应吴三桂。老爷子被软禁还坚持穿皇太极赐的朝服向北磕头,最后绝食而死。康熙后来表扬他“忠贞”,但转头就把尚之信赐死,全家男丁流放——老实人也没落着好。



8. 祖大寿:两度投降的关宁军大佬

这位袁崇焕的嫡系将领,在大凌河之战弹尽粮绝第一次诈降,跑回明朝继续干。十年后松锦大战又降清,皇太极照样给他豪宅美女。但清朝再也不让他带兵,只当个吉祥物。1656年病死北京,坟头至今在加拿大(后人移民带走了墓碑)。论投降界的“反复横跳”,他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9. 刘泽清:凌迟处死的演技派

刘泽清堪称明末“戏精”——李自成打北京时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出兵,崇祯上吊后转头拥立弘光帝,清军南下又秒跪投降。清朝给他豪宅美女养着,他居然暗地联络反清势力,结果被举报。1665年以“谋反罪”凌迟处死,刽子手割了整整三天。乾隆点评:“此人毫无廉耻,死有余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