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那只是偶尔的腹部隐痛。周炜和妻子丹丹以为不过是肠胃炎在作祟。

然而,CT报告上的诊断结论像一记闷雷劈进他们的生活——结直肠癌肝转移,肝脏多发团块状;较大位于肝左叶,大小约6.9cmx7.6cm。

因已经没办法直接手术切除,那一刻起,这个家庭被推上了一条与时间赛跑的赛道。在经过多周期高强度的化疗后,周炜的身体状态在2024年4月突然急剧下降。

这个曾经能在化疗间隙和牌友搓几圈麻将的男人,开始被剧痛钉在床上。在因耐药更换治疗药物后,他开始全身疼痛、吃不下东西,连呼吸都像在抽走所剩无几的力气。“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进食,实在是疼得无法翻身,整个人的状态很虚,气上不来。”周炜的妻子丹丹回忆时声音低沉,似乎又看见丈夫蜷缩在病床上的样子。

已61岁的俞澄漪则是在2022年的冬天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肝内较大的病灶约5厘米。俞澄漪的女儿则回忆起,最开始母亲做了化疗,但化疗效果并不理想。恶心、呕吐、乏力……一次次难熬的化疗过程,使得母亲开始排斥治疗,这种揪心的挣扎如同在暴风雨中守护一盏摇曳的烛火。


生死竞速:

既是救火,亦是希望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汪斌教授介绍,部分传统疗法对于较大肿块的患者可能会带来较为明显的副作用,主要是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大。目前,手术仍是实现根治性治疗、改善患者远期生存的关键手段,但患者接受手术切除肿瘤的机会有限。“在中国,大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约70%至80%的患者无法直接进行手术切除,仅20%至30%的患者有机会接受手术切除。”


汪斌教授正在开展外科手术

看着身体每况愈下、迅速消瘦的患者,家属都很揪心。传统疗法短时间内不能再用,但治疗却一刻也等不得........

正当他们感到绝望之时,医生提到了一种疗法——钇90树脂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技术(以下简称“钇90治疗”)。这是一种精准的选择性内放射治疗手段,要求医生必须具有非常高的超选择性插管技术:利用介入微导管技术,在影像引导下将导管尖端深入至肿瘤的滋养动脉或亚段动脉,直接针对病灶供血血管进行操作。

汪斌教授补充道:“钇90正是利用这一超选技术将携带放射性同位素钇-90的树脂微球精准注入肿瘤的供血动脉,随血液流动最终截留在毛细血管网末端,精准覆盖肿瘤,在病灶区域持续释放高能量β射线,使肿瘤细胞坏死,同时避免对周围正常肝组织的损伤。

尽管之前对钇90一无所知,但丹丹和周炜决定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因为他们了解到,之前科里的一位患者在接受钇90治疗后,原本不可手术的肿瘤成功转化,实现了完全切除。虽然这位患者属于单一病灶的巨大肝癌,而周炜属于弥漫性的,但前人的成功给他们一家带来了莫大的鼓励。

对于初始不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目前主要通过转化治疗,让不可手术的患者通过现有的治疗手段实现降期,来争取根治性手术的机会。

而对于转移性肝癌患者而言,如果原发灶得到有效控制,如何通过化疗、靶免治疗、局部治疗、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后获益,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目前,钇90被认为是局部治疗肝肿瘤效果最好的手段之一,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经过多学科的专家会诊,结合两侧肝叶的弥散性现状,医生为周炜制定了一套治疗方案:先对一侧的病灶进行钇90治疗,联合全身系统治疗。根据治疗结果,再评估制定另一侧肿瘤的治疗方案。


汪斌教授(中)带领团队讨论治疗方案

面临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是“抢时间、救命”。丹丹回忆当时的决策过程,全家讨论得很快,定下思路是“先上治疗,只要有用就行”。

“没有怎么商量,我了解后觉得可以,就直接去做。”丹丹的语速快得像在追赶什么,“当初做决定很快,抢时间救命。我们是在抢时间,去抓住每一次的机会。”

怀着期待,周炜接受了术前评估。医生通过锝-99MAA模拟手术,分析核素在肿瘤内部的分布吸收情况,以此来评估接受钇90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效果非常好,药物有四分之三以上保留在肿瘤上,肺分流指标数很低,只有6.33%。”

第一次钇90手术定在了2024年5月的一天早上。根据丹丹回忆,手术过程很顺利,“早上十点多钟进入手术室,中午十二点左右出来的”。术后,周炜的身体逐渐恢复。原本腹部疼痛明显减轻,同步使用护肝药物后,各项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一周便顺利出院。

同样受到鼓舞的还有俞澄漪的女儿,看着忍受着不适的妈妈,仅接近3个月后,一家便下定了决心——接受钇90治疗。他们期待着,钇90治疗可以帮助尽快控制病灶大小,同时对各病灶覆盖效果更好。

术后,俞澄漪也没有明显的疼痛等不适,身体状态有所改善。“做完的状态还可以,所以当时比较放心。”俞澄漪的女儿表示,“感觉最好的,就是她没有明显的不舒服,整体生活能和之前一样。”

出院后,钇90治疗技术带来的惊喜仍在继续。周炜在复查时发现,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仅月余治疗效果便初现,对侧病灶得到很好的控制。

当秋风吹起时,这个曾经被疼痛折磨得夜不能寐的男人,已经能同妻子一起在小区里散步。在发现治疗方案有效且身体可以承担后,周炜继续接受了第二次钇90治疗,即对另一侧的病灶进行治疗。

丹丹回忆这一路走来,都是出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在没有出现任何特殊情况下,那就平稳治疗。在不损伤身体的情况下,能够让他舒舒服服的就可以了。”

未来之问:

普惠医疗如何照进现实?

在肝癌患者的世界里,一句“无法手术切除”常如利刃,将希望切割得支离破碎。但钇90治疗技术的普及,如同一扇窄门透出生命的活力——它不是奇迹,而是重新定义了“可能性”。

汪斌教授指出,钇90治疗技术更精准、更高效、耐受性更好,在强效缩瘤的同时兼具增大余肝的效果,为部分原本无法手术的患者创造根治性手术的机会。

在肝癌治疗的战场上,钇90治疗技术如同一位“多面手”。不同阶段的肝癌患者,视其自身情况都可以进行钇90治疗:针对高复发风险的可切除人群,可应用新辅助治疗降低复发风险;中晚期患者可采用钇90进行缩瘤降期、增大余肝,争取根治性手术治愈、移植肝脏的机会;对于不愿意外科切除的患者,也能进行放射性肝段消融,达到等同根治性手术的效果。另外,钇90也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等转移性肝肿瘤的有效方法,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钇90治疗。

此外,对于一些因肝功能较差而无法耐受传统TACE(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患者,钇90治疗技术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因为它不仅对肝功能的影响较小,还可以在缩小肿瘤的同时可以增加余肝,保证充足的健康肝脏维持体征。就像周炜这样的病情,便是选择了分阶段进行钇90手术,以减轻正常肝脏的负担,为后续的治疗赢得时间。

翻阅国际、国内的临床指南,钇90治疗技术早已不是新面孔。欧美国家二十多年的临床应用经验,让它被欧洲肝脏研究学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等机构发布的指南推荐作为治疗原发性肝癌及结直肠癌等肝转移瘤的方式之一。在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版)》均对其进行了推荐。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正加速完善对创新疗法的覆盖。以钇90树脂微球为例,武汉“福汉康”作为政府指导型普惠保险,率先将其纳入报销范围并实现真实赔付——已有肝癌患者通过该保险成功获赔,极大地减轻了经济负担。截至当前,全国已有包括武汉福汉康、上海沪惠保、北京普惠健康保、成都惠蓉保等在内的50余个城市惠民保及商业补充医疗险,将钇90治疗纳入专项保障。

钇90树脂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技术在2021年9月被引入国内并逐步普及,标志着我国肝脏恶性肿瘤领域迎来了全新国际化精准介入治疗方案。自2022年1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以来,已经有2000多名肝肿瘤患者在全国的17个省市50余家三甲医院接受了治疗。


钇90选择性内放射治疗

要进一步提高可及性,汪斌教授强调,还应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国内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钇90治疗技术的认知和操作水平,使更多的医院具备开展钇90治疗技术的能力,对于更多受困于肝癌的家庭或许是一种造福。

俞澄漪的家人也是这样期待的。钇90治疗技术对患者身体的伤害较小,有效果,人不会那么难受。对于患者而言,早介入进行钇90治疗也可能意味着更好的疗效。丹丹则道出更多患者家属的心声,不要等到山穷水尽才想起这条路,“我们是用于缓解,(但)真的有的是断根。可以效果很好,我觉得是完全可以往前推的。”

接受过两次钇90治疗的周炜也心态逐渐平稳。确诊之初,周炜脾气比较暴躁。在家人眼里,那是他在用这种方式对抗内心的恐惧。“对于患病的人来说,被医生断定,可能只有不到六个月的生存时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

之后,周炜还开始自学肿瘤相关知识。这种转变让心理学出身的丹丹松了口气,“他自己在学,是一个好事,只有了解才不会恐惧。更是一种心理暗示:他也在寻求更多的新办法去解决问题、去救命。”

俞澄漪的生活也逐渐回归正轨,曾经抗拒治疗的她,已经开始计划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散心。在家的日子,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整日卧床,还重拾了以前的爱好。

“会种花,偶尔散步。我们没刻意聊病情,但她明显没那么焦虑了。”在俞澄漪的女儿眼里,钇90治疗后,母亲心态好了、状态好了。复查结果也显示,原有的肿瘤病灶在缩小,整体病情得到了控制。从患者最初四处求医的绝望,到如今种花散步的平静。这种反差,正是医学进步为患者带来的礼物。而在更广阔的医疗图景中,每一个“反差”都在累积成改变未来的力量——当更多患者通过钇90治疗技术获益,随着治疗方案的持续优化,那道生命的窄门,终将越开越宽。

最难熬的那段时间已经过去,俞澄漪的女儿认为,最开始心理压力最大,但现在一家人已经形成了默契。“多赚了两年时间挺好的,(这)也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现在家里比较团结,如果妈妈有不舒服或者是状态不好,家里人就陪护;她自己也会及时反馈,(一家人)互相配合。”

对于未来,他(她)们正满怀期待……

(文中患者及其家属姓名均为化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