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将作战指挥权下放给印度前线部队,印度前线部队5月7日驾驶数架阵风和俄制战斗机并遥控数回苍鹭无人机,想要向巴基斯坦发射导弹,弹在仓里,自己就被击落了。
5月7日当天至少有三架阵风、两架俄制战机和一架大型苍鹭无人机被摧毁了,5月10号莫迪决定停止战争。莫迪真的回心转意了吗?
媒体称不要轻信相信莫迪的话,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为了自己的面子,其对巴斯坦动武不会有所克制,否则不会又断水,作为中国等印度的邻国也要小心。
尽管受到反对党的坚决反对,莫迪还是决定用大庆祝的方式来继续掩盖事实的真相,避免自己被赶下台。莫迪宣布从13日开始直到23日,在全国举行10天的胜利宣讲活动,所有参战的印度军人都要受到表彰。
莫迪要举办大型公众集会,要举办自行车集会,要举办升旗仪式,称这样能够激发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团结感,飞机都被打的七零八落了,还哪来的自豪感?
当然,除了个别见到坠落的无人机和导弹残骸的民众以及和军队有关系的军人家属,?所以说,多数印度民众还是不知真情的。加强团结就更谈不上了。反对党和莫迪唱反调,哪来的团结?
反对党要公布事实,莫迪却要掩盖真相。朱砂行动给自己抹了个大红脸,却被莫迪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军事成就。没想到正在莫迪因为国内反对党的反对而焦头烂额的时候,巴基斯坦又给莫迪的伤口撒了一把盐。
5月14日,巴基斯坦将一名战俘交还给了印度。这个战俘是在地面的争斗中被巴基斯坦俘虏的,巴基斯坦并没有虐待他,而是主动将其还给了印度。或许印度会说这是他们向巴基斯坦施加压力以后,印巴基坦被迫释放的战俘。
不过反对党不会相信,了解莫迪的人也不会相信。当然巴基斯坦也没有必要为之辩解,巴基斯坦并不想打,虽然说此次打胜了,但是巴基斯坦的国力和印度差得远,打不了持久战。另外两国都有核武器,一旦变成核战争,那么两国都灭亡了。
这不是巴基斯坦要的结果。巴基斯坦确实想得到全部克什米尔问题和彻底解决水资源问题,但是要瞻前顾后,尽量避免矛盾激化,可是印度却做不到这一点。5月13日在印度宣布举行10天的庆祝活动的同时,驱逐了一名巴基斯坦高级外交官。
印度称此人所进行的活动与其身份不符,巴基斯坦当仁不让,也马上驱逐了一名在巴基斯坦的印度高级专员公署的一名工作人员,要求其在24小时内离开巴基斯坦。这件事情可能导致印巴两国再次开火,但是这件事情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问题。
就是在印巴两国交战期间,仍有对方的外交官留在对方的国内。也就是说,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说不想升级矛盾的话是真的。印度声称要打击恐怖分子所在的据点,但是确实伤了平民,不过印度还是做了最大的克制。
巴斯坦表示坚决反击印度的侵略,不过也没有要灭了印度,所以说两国再次开战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出现核战争的可能性并不是太大的。巴斯坦也说了,巴基斯坦使用常规武器足以打败印度。
之前巴基斯坦确实曾经威胁过要使用核武器,当时他们并没有对中国产的枭龙战机和红旗导弹等武器有信心。不过5月7日当天的战果使他们改变了这一看法,使巴基斯坦了对付印度的信心。
然而巴基斯坦信心增强了,印度的信心变弱了。印度出现了长期的担忧,担心以后控制克什米尔能力更弱了,担心在以后和巴基斯坦开战的时候会再次遭到挫败,所以印度可能再次加大军工产业的发展,可能继续大量从外国购买武器。
不排除从美国购买F35战机和萨德、爱国者导弹系统,同时放弃俄罗斯s400系统和法国的阵风战机。莫迪在心中已经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法国的这款战机就是不行,俄罗斯武器不是美国武器的对手。
实际上无论多么先进的武器,到了印度士兵的手里都是废铁。印度军队的训练和印度军队的管理简直太差了。中国提供的枭龙战机是三代半战机,已经服役20多年了,中国正准备淘汰了,却被巴基斯坦变成了利器。
这就说明巴基坦军人的训练是有数的,能够以少胜多,然而巴基斯坦的优势越明显,莫迪再次对巴基斯坦动手的可能性就更高。此次莫迪的朱砂行动惨败于巴基斯坦的铜墙铁壁行动,或许下一次莫迪会发动铁矿石行动等等,不过获胜的可能性不高还有另外的原因。
因为这次印巴冲突显示了巴基斯坦的很多优势,巴基斯坦在网络战方面也能够稳操胜券,曾经一次向瘫痪七成的印度电力网络。在这一次打击阵风的时候,巴基斯坦的能力更让人没想到。
巴基斯坦使用地面的红旗导弹的瞄准了印度的阵风战机,然后让枭龙战机发射霹雳导弹,子让巴基斯坦从中国购买的预警机指挥霹雳导弹去打击印度的阵风战机,这种复杂的打法就是共享数据链。
印度并不具备这个能力。巴基斯坦同时能够在网络战争取胜,可以见得其在军用信息网络方面具备了完美的体系,印度想达到,这一步,恐怕还差得很远,这需要强力的电力供应。巴基斯坦得到了中国工程队的支持。
中国正在巴基斯坦建设水电站,而印度动不动就停电,以至于苹果公司在印度建立生产基地的时候,动不动就出现废品。只有印度完善了基础设施,那么对付巴基斯坦才能稳超胜券,所以说巴基斯坦对印度不能掉以轻心,但是也不必过于担心。
需要对印度加以小心的反而是中国。中国向印度巴基斯坦提供了三代战机和预警机以及射程一般的导弹,就让巴基斯坦战胜了印度,那么中国打印度不是小菜一碟吗?从理论上说是这样的,但是中国和印度的边界线不短,而且那里的地形条件十分复杂。
海拔高,氧气少,在此不能用大规模的部队去布防,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漏洞,从而让印度钻了空子。另外,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开战的时候,美国不会帮印度,因为美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也相当不错。
只要美国不介入,那么印巴两国开战的时候,巴基斯坦用中国的武器对付印度就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把印度和中国开战,美国就可能不会坐视不理了。因为相对于美印关系和美中关系,美印关系要好于美中关系。
因为中国太强大了,印度比中国差得远,美国向来是扶弱制作强,哪个国家强大起来了以后,就开始打击。上个世纪,苏联和美国争霸,苏联比较强大,中国比较弱,美国就改善和中国的关系,尼尼克松和基辛格访华。
中美关系改善的同时,美国对苏联实行颜色革命,导致苏联解体后变成15个国家,现在中国成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美国想必要用对付苏联那一套办法来对付中国。一方面对中国进行军事施压,一方面对中国发动关税战,再一方面对中国实施颜色革命。
同时利用中国周边国家和中国的各种矛盾来挑衅中国,干扰中国的建设进程。美国建立的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就是这种情况,现在菲律宾、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都是美国的亲密盟友。
可以说在中国的周边,除了俄罗斯和朝鲜、缅甸等少数几个国家,几乎没有一个可以让中国完全放心的国家。不过在这些国家中,印度是最危险的,因为印度有10多亿人口,如果经过美国的训练和使用美国的武器,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麻烦。
美国只有3亿人口,全部到中国来,也不是中国的对手,但是加上印度的人口,在人数上就占了优势,中国还真的消耗不起。所以中国要巧妙地处理中印关系,既要打击印度的野心,也要避免激化中印矛盾。
可知在加勒万河谷事件发生以后,中国没有急于对印度动手而是要求印度谈判的做法是十分正确的。中国用足够的耐心终于使印度放弃了对中国的野心,中国边境局势终于不再紧张了,不过印巴冲突发生以后,中印关系又可能变得紧张了。
尤其是印度得知巴基斯坦使用中国的枭龙战机和红旗导弹打落了他的阵风以后,必然会找中国的麻烦,这不是冤枉印度,因为印度就在最近出了这两条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称中国在印度倾销两款产品。
实际上二氧化钛也好,还是其他产品也好,如果不是印度有需要,中国怎么会大量向印度销售呢?要知道这些常用产品在全世界都有市场。为什么偏偏卖给印度?就是因为印度主动采购的,而不是中国强势推销的,所以谈不上倾销的问题,只能说是印度在找借口。
印巴冲突差点变成核战争,没想到来的也快,结束的也快,正所谓暴雨不终朝,当然这次战争并不是像印度说的那样,印度保持克制,印度确实保持了克制,但是印度在保持克制的前提下也准备了另一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