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政协网报道,外交部发言人10日宣布:应国家主席邀请,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将于5月10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上台后,在欧盟领导人面前一向趾高气昂,美国媒体也称:他更看得起普京,而不是这些欧洲领导人。但这两天,美方对欧盟的态度明显变好了很多。曾多次痛批欧洲的美国副总统万斯,日前居然表示:“我相信美国和欧洲是同一阵线的”。这一切都说明,特朗普现在有意回过头去找欧盟。但抱歉,中国已经在过去3个月的时间里,与欧洲各国进行了接触和交流,跟欧盟以及欧洲议会也都进行了谈判。尤其是跟欧洲议会,前几天刚刚达成了取消交流限制的协议。欧洲这条后路,算是被中国斩断了。
卢拉此行绝非简单的国事访问。作为金砖国家核心成员和南美最大经济体,巴西的站队直接决定美国在拉美的战略空间。近年来,美国对南美政策反复无常——既拉拢阿根廷施压中国,又威胁巴西放弃与华合作。中巴本币互换规模扩大至3000亿元,直接削弱美元在拉美结算体系的话语权。此前美国施压阿根廷废止中阿货币互换协议,却遭阿方强硬拒绝——南美“去美元化”已成燎原之势。 美国在南美的传统霸权,正被中国“以粮为纲、以基建为链”的策略瓦解。正如巴西学者所言:“当美国还在用制裁威胁时,中国已用港口、铁路和粮仓重塑南美秩序。
特朗普(资料图)
中日韩+东盟13国在米兰签下的《反贸易孤立联合声明》,直接让美国傻眼。这份文件规定:区域内90%商品关税减免、建立人民币清算中心、关键原材料优先内部调配。韩国三星电子已开始用人民币结算芯片出口,日本三大车企宣布在华工厂增产30%。最致命的是半导体领域——中芯国际获得日立、东芝的28纳米光刻机技术支持,韩国SK海力士把40%的存储芯片产能转移到中国合肥。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4月从亚洲进口的电子产品同比下降38%,汽车零部件缺口达47亿美元。特斯拉上海工厂曝出惊人决定:将Model Y生产线整体搬迁至泰国,绕开美国关税壁垒。
他计划于5月9日先赴俄罗斯参加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活动,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双边会晤,随后立即转往中国。这种行程安排既体现出巴西作为新兴大国的外交平衡策略,也反映出中国与金砖国家间的协作关系。值得关注的是,卢拉在启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原则立场的做法值得钦佩,这一表态被解读为对当前中美博弈态势的间接回应。从经贸合作层面观察,中巴两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存在显著互补性。
特朗普(资料图)
中欧在绿色能源转型领域达成的技术转让协议,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带来的挑战转化为合作机遇;在乌克兰问题上建立的危机管控机制,则展现了双方处理复杂地缘矛盾的务实智慧。这种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的交往模式,不仅稳固了中欧经贸压舱石,更在跨大西洋关系中楔入了战略自主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