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都在观望,三年来首次尝试重启的俄乌直接和谈,能否在伊斯坦布尔迎来突破?现实情况可能要让大家失望了。
(俄乌土耳其会谈,泽连斯基见不到普京了)
1、特朗普和普京,双双放鸽子
据悉,两场博弈的主角——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都不打算现身会场。
普京提议在没有任何先决条件下与乌克兰对话,但他并不会亲自参与;而特朗普虽然曾考虑出席,但最后也没有成行。这一缺席让大家对本次谈判的期待瞬间降温,不少人心生疑虑:两位重量级人物都不在场,这会是一次真正的交流吗?
那么,究竟是谁在扛起这次谈判的大梁呢?
(鲁比奥将带领一众美国高层,出席俄乌会谈)
代表俄罗斯出席的是梅金斯基和福明,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技术专家,经验丰富且对局势了如指掌。而美国方面派出了包括国务卿鲁比奥在内的一系列高层官员。
虽说场上少了普京和特朗普,但乌克兰的领导人泽连斯基却来了个大动作。他表示,如果你们不来,那就是不想结束战争。有些人认为这是在抛出橄榄枝,也有人认为泽连斯基是想要个公开的摊牌。
2、若想和谈,就必须“根治”矛盾
泽连斯基曾希望促成一个为期30天的停火协议,以此给这场现代欧洲最大陆地冲突打一针暂时的“止痛剂”。他甚至不惜以公开挑战的方式向普京发出信号,似乎在表达一种“愿意坐下来谈”的强烈意愿。
然而,普京则一再强调,除非彻底解决冲突的“根源问题”,否则任何停火都无法持久。这一说辞让外界感受到双方之间的深刻裂痕。
那么,究竟是什么妨碍了这次和谈达成共识呢?
(消除冲突“根源”,俄乌才能达成停火)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次和谈仿佛是一场没有止境的拔河比赛。泽连斯基期待的是立即停止战斗,不愿看到更多生命的逝去。而普京却坚持认为,潜在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他的关注点在于俄罗斯的安全关切以及乌克兰的战略走向,比如不加入北约这一条。
这种态度,使得外界认为双方几乎没有达成和解的希望。如果这次谈判最终破裂,那么美国及其盟友很可能祭出新的制裁——这张悬在俄罗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也许会起到牵制作用,但也可能激化矛盾,进一步将局势推向未知。
3、普京的缺席,是不认可泽连斯基的“身份”?
此外,普京的缺席还传递出了另一层含义。
他明确表示,俄方不会承认现阶段的乌克兰总统地位合法。这一立场,更像是他在国际舞台上向乌克兰布下的一颗棋子。
事实上,普京精于利用外交谈判作为一种战略工具,不仅是为了直接回应冲突,还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施压并推动俄方的既定议程。俄罗斯一直以来都对乌克兰可能加入北约持强烈反对态度,在其看来,这是对俄罗斯领土安全的直接威胁。因此,堵住乌克兰的北约之路成为了普京此次和谈的重要目标之一。
(普京借由外交谈判施加压力,不愿直接接触泽连斯基)
与此同时,泽连斯基面对的是多重压力。除了国内因长期战乱导致的民心浮动,外部势力也在不断影响他的决策。尽管他坚定捍卫乌克兰的主权和独立,但其总统任期的合法性问题却成为普京手中的又一张牌。
实际上,这次谈判更像是一场政治策略的较量,而非真心实意的和解尝试。两国领导人都在利用这一机会为自己谋划更多的筹码。普京选择派遣低级别代表团,反映出他无意在当前让步。
相反,他将19世纪俄国沙皇式的“长远布局”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即使不见对手,也能全程控制比赛节奏。而在泽连斯基那里,这场谈判被视作一个展示政治能力的平台。他希望通过积极的表现赢得国际支持,即便明知谈判可能无果而终,他仍然努力在这场政治大秀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