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们又想把我送去哪个鬼地方?"

老李突然厉声质问,眼神中闪过一丝前所未有的清明。

客厅里正在小声商议的三个子女齐刷刷回头,震惊地盯着这位八年痴呆的父亲。

"爸,您又胡说什么呢?"大儿子李强不耐烦地放下手机。

老李猛地拍桌站起:"我的脑子清楚着呢!东西呢?我的皮箱呢?"

他的目光异常锐利,"我还有事没完成...北京的四合院...钥匙..."

"好了爸,"小儿子李明嗤笑一声,"您又开始编故事了。"

老李却死死抓住女儿李芳的手腕,低声但坚定地说:"什刹海...四间正房带院子...你们不信,但它就在那里...等着我..."



01 "您先喝口水。"李芳轻轻地将杯子递给父亲,语气柔和,眼神里却带着深深的担忧。

自从八年前被确诊阿尔茨海默症后,老李的情况一直在恶化,从最初的记忆混乱,到后来的不认人,再到现在几乎无法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今天这突如其来的清醒,反而让李芳感到不安。

老李没接水杯,双手却在空中比划着什么,似乎在描绘一个院落的轮廓。"北京...东城区...什刹海附近的胡同...拐进去...第三个院子..."他的声音越来越弱,但语气却异常笃定。

李明翻了个白眼,走到窗边打电话:"医生,我爸今天情况有点异常,突然说话特别清楚...对,还胡言乱语说自己在北京有四合院...不是吸收电视剧情节了吧?前两天他看了《四合院的故事》..."

另一边,李强不耐烦地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芳芳,别理他了,咱们还是赶紧决定下养老院的事吧。最近这个样子,谁也照顾不了。"

李芳却轻轻摇头:"再等等吧,最近我刚休假,可以多照顾爸一段时间。"她专注地看着父亲的眼睛,试图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清明。

"养老院都看好了,月底就能住进去,"李强语气强硬,"你一个人带不了他的,你也知道,我和李明工作都忙。"

老李突然挣扎着站起身:"不去!我还有事没完成!"这突如其来的爆发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老人的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整个人似乎比平时有精神多了。

"爸,您别激动..."李芳连忙扶住父亲。

"皮箱!我要我的皮箱!"老李执拗地喊着,声音中带着一丝近乎绝望的渴求。

李明低声对姐姐说:"估计又犯病了,就那个老破箱子呗,楼上储物间里还放着呢,谁稀罕啊。"

晚饭后,老李终于安静下来,早早睡下了。三兄妹在客厅里继续商量着养老院的事宜。

"爸今天怎么突然提到什么四合院?"李芳若有所思地问。



李强摇头:"别当真,就医生说的呗,病人会有短暂的清醒期,胡言乱语很常见。"

"对啊,"李明也插嘴,"咱爸一辈子都在重庆,是个普通工人,哪来的北京四合院?怕是看了那部《四合院的故事》,梦里都想着有套四合院了。"

李芳点点头,但心里却升起一丝疑惑。父亲今天的神情,不像是在编故事,倒像是在努力回忆某些被时间遗忘的真相。

02 第二天一早,趁着兄弟俩还没起床,李芳悄悄上楼,来到储物间。老旧的皮箱静静躺在角落里,落满了灰尘。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箱子,里面大多是些老照片、过期证件和发黄的报纸。正当她准备合上箱子时,指尖却碰到了一处不寻常的凸起。

经过仔细摸索,她发现箱底有一个隐蔽的暗格。暗格里放着一把古朴的铜钥匙和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一个北京地址,字迹是父亲的,但明显写于多年前。

"在找什么呢?"李明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吓得李芳差点把钥匙掉在地上。

"没什么,就...看看爸的老东西。"她迅速将钥匙和纸条藏在了口袋里。

早餐桌上,老李又恢复了往常的迷茫状态,甚至认不出自己的孩子们。李芳试着提及昨天的事:"爸,您还记得昨天说的北京四合院吗?"

老李只是茫然地看着她,没有任何反应。李强嘲讽地笑了:"看吧,我就说是胡言乱语。"

整整一周,老李再没提起过北京的事,他的状态时好时坏,但大多数时候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李芳却无法忘记那把钥匙和地址,她偷偷上网查了那个地址——确实是北京东城区什刹海附近的一条胡同。

一天下午,趁着父亲午睡,李芳再次翻找起那个皮箱,希望能发现更多线索。这次,她找到了几封老信件,寄信人是北京的"老王",信封已经泛黄发脆。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1980年的合影,照片上年轻的父亲站在一座古建筑前,背后隐约可见四合院的轮廓。

翻到信件内容,大多是家常闲话,但有一封中提到:"房子我一直帮你照看着,有困难记得回来。兄弟们都很想你,尤其是老李头。"

"在偷看什么呢?"李强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语气中带着不满。

李芳吓了一跳,但还是把发现的东西展示给了哥哥。李强看了看照片和信件,摇摇头:"这能说明什么?爸年轻时候可能去北京旅游过,有个北京朋友,这很正常啊。"

"但你不觉得奇怪吗?"李芳坚持道,"爸从来没跟我们提过北京的事,更没说过什么朋友老王。而且你看这封信,'房子我一直帮你照看着'..."

"芳芳,你想多了,"李强打断她,"爸就是个普通工人,月薪最高时也就三千多,怎么可能在北京有四合院?那东西现在值多少钱?上千万起步!别傻了。"

晚饭时,李明听说了这件事,却意外地来了兴趣:"不如我们去北京看看?反正这地址是真实存在的,万一是真的呢?"



"你当旅游呢?"李强嘲讽道,"一趟北京来回花费不少,就为了验证爸的幻觉?"

"要不这样,"李明眼珠一转,"反正我下周刚好有个北京出差,芳芳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顺便就去那地址看看,不就知道了?"

李芳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03 那天晚上,李芳为父亲洗脸时,试探着问:"爸,您认识王大勇吗?北京的老王?"

出乎意料的是,老李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他抓住女儿的手:"王大勇,战友...他还在北京吧?"

"战友?"李芳惊讶地重复,"您在部队服过役吗?"

老李点点头,似乎想说什么,但随即又摇摇头,眼神再次变得迷茫。他喃喃自语:"任务...完成了吗...不能说..."

这段对话深深刺痛了李芳的心。她从小到大的记忆中,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工厂工人,每天按时上下班,从未提及过什么部队经历。

现在想来,父亲身上确实有些异于常人的习惯——他总是起得很早,生活极其规律,而且对孩子们要求严格,有种不常见的纪律感。

一周后,李芳和李明来到了北京。李强因工作繁忙未能同行,但要求他们随时汇报情况。两人按照地址找到了什刹海附近的一条幽静胡同。

"这地方房价真的很吓人,"李明查着手机,"这一带的四合院,没有低于两千万的。"

沿着狭窄的胡同走到尽头,他们找到了地址上标注的院落。大门紧闭,上面锈迹斑斑的铜锁看起来多年无人使用。

院墙高大,但依稀可以从缝隙中看到里面有树木的痕迹。

"真的要开锁吗?"李明紧张地看着四周,"这算不算私闯民宅啊?"

李芳深吸一口气,从包里拿出那把铜钥匙:"事到如今,不如死马当活马医吧。"

钥匙缓缓插入锁孔,出人意料地,竟然严丝合缝。随着"咔哒"一声轻响,锁应声而开。兄妹俩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李明吞了口唾沫:"开...开了?"

"看来爸没说谎..."李芳的声音微微发抖。

他们小心翼翼地推开大门,眼前的景象让两人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四合院保存完好,虽然多年无人居住,但结构完整,院中几棵古树郁郁葱葱,显然有人定期打理。

"这...这不可能啊..."李明喃喃自语,"爸怎么会拥有这么一座北京四合院?"

正当他们惊疑不定地环顾四周时,一声低沉的咳嗽从东厢房传来。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慢慢走出来,警惕地盯着他们:"你们是什么人?这是私人住宅。"

李芳吓了一跳,连忙解释:"对不起,我们是李国荣的子女,从重庆来的..."

听到"李国荣"三个字,老人的表情骤变,先是震惊,继而是难以置信,最后变成了一种复杂的情绪。他上下打量着李芳和李明:"你们...你们真是老李的孩子?"

李明紧张地点头,掏出自己的身份证。老人接过看了看,目光在"李明"二字上停留许久,终于缓缓点头。

"我是王大勇,你们父亲的...老朋友。"老人顿了顿,"跟我来吧。"

04 王大勇带他们进入了正房。屋内陈设简朴但齐整,墙上挂着几幅老照片,其中就有他们在父亲箱子里看到的那张合影。

房间一角放着一张老式写字桌,上面整齐地摆放着纸笔。

"你们父亲还好吗?"王大勇给兄妹俩倒了茶,问道。

"爸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李芳轻声回答,"情况越来越严重了。"



王大勇闻言,眼圈突然红了:"他这个人啊,一辈子为别人着想,到老了...唉!"

"王叔叔,"李明迫不及待地问,"这座四合院真的是我父亲的?他怎么从来没告诉过我们?"

王大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尘封的盒子:"这是你父亲委托我保管的东西,说是等他回来或者他的家人来时交给他们。"

李芳颤抖着手接过盒子。这是一个普通的木盒,但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太多秘密。她看了看盒子上的铜锁,又看了看随身带来的那把钥匙——形状吻合。

当钥匙转动的那一刻,李明和王大勇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盒子缓缓打开,里面是一沓发黄的文件和照片。

李芳小心翼翼地取出最上面的文件,当她看清那是一份房产证时,整个人如遭雷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