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一时情绪失控,人在气头上没忍住,当众爆出一句“粗口”

普京公开痛斥制裁方:这次真被逼急了

欧盟刚通过新制裁草案,专门打击俄罗斯石油运输的“影子船队”。

这次直接拉黑200多艘油轮,还威胁只要俄方不停火,下周二就正式开闸加码。

普京在记者会上聊到这事,突然蹦出句“蠢货”,说完还补了句“请原谅”——这反常举动立马被外媒抓住猛炒。

其实普京骂西方“蠢”不是头一回了。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他就开始用这个词,俄乌开战这两年更是高频输出。

去年5月他怼美国金融制裁,说他们“锯断自己骑的树枝”,今年眼看欧盟要玩真的,到底没憋住火。



关键点在于欧盟这次动作太狠。

过去八年他们跟着美国搞了16轮制裁,这回第17轮直接掐能源命脉。

更让普京恼火的是,他原本判断欧盟会像2014年那样阳奉阴违——毕竟俄欧能源合作每年上千亿生意,2021年俄罗斯还特意抛美元买欧元,盘算着欧盟政客至少会顾着自家钱袋子。

现实却啪啪打脸。

欧盟不仅真断了能源合作,现在连越南、土耳其帮俄军买零件的公司都制裁。

更绝的是五国上周在基辅开会,放出风声说只要俄罗斯停火30天,后续制裁可以谈。

普京反手甩出谈判邀约,但泽连斯基接茬要见面时,他又不吭声了。



普京这波破防,暴露了三个要命误判:

第一错估欧盟决策逻辑。

他以为政客会优先经济账,没想到欧洲这次把地缘安全摆首位。

默克尔时代还能搞平衡,现在冯德莱恩这帮人直接把俄欧合作桌掀了。

特别是德国,宁愿高价买美国气也要斩断俄气管道,这手笔连特朗普当初都没敢玩。

第二低估制裁连锁反应。

俄罗斯确实扛住了前16轮制裁,靠的是提前布局人民币结算和亚洲市场。

但欧盟这轮专打运输链,200艘油轮被禁相当于掐断近三成石油出口通道。

更麻烦的是连带制裁第三国企业,这招直接吓退不少中间商——上周印度就有人连夜取消俄油订单。

第三误读美欧协同效率。

普京原以为特朗普上台能搅乱西方阵营,年初美乌领导人吵架时,俄罗斯智库还乐观预测美国会撤火。

没想到欧盟主动当起粘合剂,硬是把军援和制裁续上了。

现在美国大选临近,拜登政府反而被欧盟推着走,这局面估计克宫压根没预案。

最讽刺的是,普京骂别人“蠢”的时候,可能自己也犯了蠢。

2021年清空美元储备时,俄罗斯央行特意增持欧元到40%,盘算着欧盟会保持中立。

结果现在欧元区国家冲在制裁最前线,这些外汇储备反而成了累赘——上个月俄罗斯被迫抛售50亿欧元国债,直接亏掉两年利息。



说到底,国际政治没有蠢人,只有算不清的账。

欧盟这次敢下血本,是因为算明白了两个数:俄乌战争每天烧掉欧盟3亿欧元,但要是让俄罗斯拿下乌克兰,未来三十年东欧防务开支得翻三倍。

两害相权,不如现在咬牙扛着。

普京当众失态就像个警示灯,照出制裁战进入新阶段。

以前双方还留着能源合作当缓冲带,现在欧盟直接掀桌断后路。

接下来两个月最关键,俄罗斯要是扛不住石油出口萎缩,谈判桌上可能真要低头。

但要是熬过这波,欧盟内部恐怕先要吵翻——匈牙利已经放话要否决新制裁,希腊船东协会也在抗议。

这场博弈谁先眨眼,还真不好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