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能不能别在这碍事?"林娜尖锐的声音划破了厨房的忙碌声,"这么多年了,
还不会做顿像样的饭?看看这桌子,像什么样子!"
李雪梅手中的汤勺一颤,热汤溅在手背上,她却感觉不到疼痛。
满屋子的亲戚都停下了交谈,目光聚焦在她和小姑子身上。
厨房门口,婆婆林妈妈的脸色骤变。她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走到林娜面前,
右手高高扬起——
"啪!"
一记清脆的耳光后,林娜不可置信地捂着脸,眼泪夺眶而出。
"妈!您疯了吗?"
01
李雪梅没想到今年的团圆饭会变成这样。作为外地媳妇,嫁入林家已经六年。
六年来,她从未让婆家人失望过,无论是年节的置办还是日常的照顾,她都尽心尽力。
但小姑子林娜似乎天生看她不顺眼,暗地里排挤她,明里讽刺她是乡下来的土包子。
"林家媳妇就该有林家的样子,"林娜常挂在嘴边的话,"不是谁都配得上我哥的。"
最初几年,李雪梅总是借口工作忙躲开林娜的刁难。但随着婆婆年纪渐长,
家中大小事务逐渐落在她肩上,躲也躲不开了。每逢家族聚会,林娜总要当众挑她的刺,
什么"饭菜不合口味"、"穿着俗气"、"说话口音重",样样都成了被嘲笑的对象。
丈夫林强工作忙,对家中的这些矛盾知之甚少。
他总是一副"女人之间的事情女人自己解决"的态度,让李雪梅时常感到孤立无援。
每当她提起林娜的刁难,林强总会说:"娜娜从小被宠坏了,你多担待些。"
久而久之,李雪梅学会了忍气吞声。她在心里告诉自己:为了林强,为了这个家,
忍一时风平浪静。今年的春节本该和往常一样,但突发状况打乱了一切。
就在除夕前一周,婆婆因为腰椎间盘突出住进了医院,需要手术。因为担心母亲,
公公几乎整日待在医院陪护。一家人聚在病房,讨论今年的团圆饭该怎么办。
"今年就简单点吧,叫个外卖算了。"林娜随口提议,手指不停地划着手机屏幕。
"不行,"婆婆虚弱地躺在病床上,却语气坚定,"林家的团圆饭,四十年没断过。
我们林家在本地也算有头有脸,怎么能不置办团圆饭?亲戚们都等着呢。"
"那怎么办?妈,您这样肯定做不了饭,爸要照顾您,我哥工作忙,又不会下厨。
"林娜撇撇嘴,目光意有所指地瞥向李雪梅,"要不然请厨师上门?反正雪梅也做不出林家的味道。"
李雪梅站在一旁,看着婆婆憔悴的脸色,主动开口:"妈,您放心,今年的团圆饭我来做。
家里的亲戚,还按老规矩请吗?"婆婆眼睛一亮,伸手握住李雪梅的手:
"按老规矩来,亲戚们都等着呢。雪梅,家里的食谱你都学会了吗?"
"差不多都会了,妈,您放心,我一定办好。"
林娜在一旁嗤笑一声:"就你?十几口人的团圆饭,别到时候砸了林家的招牌。
你一个外地人,懂什么我们这儿的讲究?"
"够了。"林强少见地皱起眉头,"雪梅的手艺,你不是没吃过。"
李雪梅笑笑,没接茬。她知道,小姑子不过是嫉妒她在婆婆心中的地位。
自从林娜上大学离家,家中的许多传统就是她在坚持,尤其是婆婆引以为傲的家族菜谱。
临走时,婆婆拉住李雪梅的手,低声说:"雪梅,别理娜娜。她小时候受宠惯了,
心眼儿小。林家的团圆饭,我相信你。"
李雪梅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六年来,婆婆一直是她在林家最坚实的后盾。
02
接下来的几天,李雪梅马不停蹄地准备年货和食材。除了走亲访友,
她每天都要抽时间去医院陪护婆婆,顺便请教一些菜品的细节。
"雪梅啊,家里的'福寿鱼',火候很关键,鱼皮一定要煎至金黄,但肉质不能老,
关火前再放葱姜提味。"婆婆躺在病床上,还在絮絮叨叨。
"妈,我记着呢,您别操心了。"李雪梅一边记笔记,一边安慰婆婆。
她翻开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都是这些年记录的林家传统菜谱。
她记得刚嫁入林家时,婆婆就常说:"林家的媳妇,不一定要有多大本事,
但一定要懂林家的规矩。"于是,李雪梅花了大量时间学习林家的传统,
尤其是那些代代相传的菜谱。病房门突然被推开,林娜走了进来,
手里拿着一杯奶茶。"妈,您怎么又在操心饭菜的事?医生说了,您要静养。"
她瞥了一眼李雪梅的笔记本,撇嘴道:"有必要这么认真吗?不就是做几个菜。"
"娜娜,"婆婆的声音难得严厉,"林家的团圆饭,可不是'做几个菜'那么简单。
每道菜都有它的寓意和传统,这是我们林家的根。"
林娜撇撇嘴,不再说话,但眼神中的不屑丝毫不加掩饰。
李雪梅早已习惯了小姑子的态度,只当没看见。她专注地听着婆婆讲解,
没注意到林娜偷偷拍下她记笔记的场景,发到了家族群里。
"看看,这不装得跟什么似的,笔记本记得比教科书还认真。装模作样!"
信息一出,亲戚群里顿时热闹起来。
"小媳妇挺勤快的嘛。"
"勤快是勤快,就是不知道手艺怎么样。"
"娜娜,你别这么说你嫂子。"
"我说实话怎么了?她一个外地人,懂什么我们这的习俗?非要逞能,
到时候出丑了怎么办?"
林娜的话引起了一些亲戚的共鸣,尤其是那些与李雪梅不太亲近的长辈。
有人开始担忧今年的团圆饭是否能保持林家的水准。
林强远在外地出差,对这一切浑然不知。李雪梅也没有告诉他家族群里的风波,
只是默默地继续准备着。她知道,与其争辩,不如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回到家,她开始试做一些难度较大的菜品。林家的团圆饭有十六道传统菜,
每一道都有特定的意义和做法。"福寿鱼"代表年年有余,"龙凤呈祥"象征家族兴旺,
"四季发财"寓意四季平安财源广进...每一道菜她都反复练习,力求达到婆婆的标准。
尽管如此,她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林娜的话像一根刺,扎在她心里:
"一个外地人,懂什么我们的传统?"六年了,她仍然被视为"外人"。
03
除夕当天,李雪梅早早起床开始准备。按照林家的传统,团圆饭要准备十六个菜,
每一道都有特定的意义和做法。清晨五点,她就开始择菜、洗肉、处理海鲜。
厨房里很快弥漫着各种香料的气息。她按照笔记本上的步骤,一道一道地准备着。
每完成一道菜,她都会拍照发给婆婆看,得到婆婆的肯定后再继续下一道。
刚忙活了一个小时,门铃就响了。林娜带着她的男友提前到达,理由是"来帮忙"。
"哇,就这进度?"林娜环视厨房,语气夸张,"真的不用叫外卖吗?这样下去
,怕是要吃年夜饭的时候,亲戚们都散了。"
她男友王明笑笑:"要不要帮忙?我对厨艺还挺有兴趣的。"
"不用了,谢谢。"李雪梅礼貌地拒绝,继续手中的工作。
林娜拉着王明在客厅坐下,声音却故意抬高:"我早说了让妈请厨师,
可偏偏有人要表现,结果现在看来悬得很。"
李雪梅充耳不闻,专注于菜品的准备。她知道,今天这顿饭对她来说意义重大。
这不仅仅是一顿团圆饭,更是她向林家,尤其是向林娜证明自己的机会。
随着时间推移,亲戚们陆续到来,气氛愈发热闹。公公也从医院回来,
说婆婆的情况稳定,手术很成功,她让大家好好吃团圆饭,不用担心她。
"李雪梅,今年全靠你了,可不能砸了招牌啊!"大舅妈笑呵呵地说,眼神却带着些许探究。
"别给她太大压力,"二舅妈在一旁插嘴,"毕竟不是本地人,习俗不太懂也正常。"
"就是啊,"三叔也凑上来,"哪有第一次就能做好的?大不了明天再补办一次嘛。"
话里话外,都带着些许怀疑和不信任。李雪梅笑着应对,继续在厨房忙碌。
林强的航班因为天气原因延误,还没有抵达,只能靠视频通话关心家里的情况。
"雪梅,还顺利吗?"林强在电话那头关切地问。
"都挺好的,你别担心,专心赶路吧。"李雪梅擦了擦额头的汗,勉强笑了笑。
"娜娜有没有给你帮忙?"
"她...她和王明在招待客人呢。"李雪梅不想让丈夫担心,没有提小姑子的刁难。
林强叹了口气:"我知道娜娜有时候挺任性的,你多担待。我尽量赶回来,最晚八点到家。"
挂断电话,李雪梅继续忙碌。厨房的温度很高,她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
脸上也挂满了汗珠。但她不敢停下,生怕菜品凉了或者火候过了。
"雪梅,需要帮忙吗?"公公探头进来问道。
"不用了,爸,我能行。您去陪客人吧。"李雪梅笑着回应。
公公欲言又止,最终只是点点头:"有事叫我。"
李雪梅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至少公公是站在她这边的。她抹了抹额头的汗,
继续专注于手中的工作。
林娜时不时地来厨房"视察",每次都要挑几句刺:"这个颜色不对吧?"
"那个形状不像我妈做的。""这个摆盘太乱了吧?"
李雪梅一一应对,不卑不亢:"娜娜,你要是有空,能不能帮我把那盘冷菜端到桌上?"
林娜撇撇嘴:"我刚做了指甲,不方便。"说完转身就走,留下李雪梅一个人继续忙碌。
04
中午十二点,除了最后一道汤,其他菜品都已准备就绪。
李雪梅将它们一一摆上桌,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心里松了一口气。
"终于好了。"她轻声自语,看着满桌的菜肴,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她特意按照婆婆教的方式摆盘:主菜居中,冷菜热菜交错排列,颜色搭配要和谐,
形状各异的盘子要均匀分布。每道菜她都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希望能达到婆婆的标准。
林娜走进厨房,看着忙碌的李雪梅,眼中闪过一丝嫉妒。她一直认为,
自己作为林家的女儿,理应得到更多关注和赞美。
可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外来的女人身上。
"大家都等着呢,就差最后一道汤了,快点。"林娜冷冷地说。
李雪梅点点头,专注地调整着火候。这道"团圆汤"是婆婆最看重的,一定要做好。
林娜环视厨房,看到满满当当的菜品,不得不承认,这些菜看起来确实不错。
但她不会轻易认输,更不会在嫂子面前示弱。"这些菜看着就一般,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李雪梅没有回应,只是继续专注于手中的工作。六年来,她已经学会了不去计较小姑子的刁难。
林强终于赶回家,看到满桌的菜肴,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雪梅,你一个人做了这么多?"
"都是妈教的。"李雪梅谦虚地说。
林强心疼地看着妻子红肿的双手和疲惫的面容:"辛苦了。"
"哥,人家是林家媳妇嘛,做这些是应该的。"林娜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
林强皱了皱眉,但没有说什么。他知道妹妹的性格,不想在团圆日起冲突。
林娜见哥哥不回应,更加来劲,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又发到家族群里:
"看看,这桌面摆盘,乱七八糟的,一点都不讲究。"
恰好李雪梅经过,瞥见了手机屏幕,心里一阵刺痛,但她没有表现出来。
六年的委屈,不差这一次。
终于,所有菜品上桌,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公公坐在主位上,环视众人,
欣慰地笑了:"今年虽然你妈不在,但团圆饭一样没少,多亏了雪梅啊!"
众人纷纷举杯,李雪梅脸上终于露出放松的笑容。这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来,尝尝雪梅的手艺。"公公招呼大家动筷子。
然而,林娜却突然开口:"等等,这个摆盘不对吧?妈以前可不是这么摆的。"
全桌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在李雪梅身上。
"呃..."李雪梅一时语塞。
林娜接着说:"还有这道鱼,色泽都不对,妈做的可比这个好看多了。"
"娜娜,"公公皱眉,"别挑刺了,雪梅已经很努力了。"
"我没挑刺,我只是说实话。"林娜放下筷子,"这么多亲戚在,
难道不能吃一顿像样的饭吗?我看还是叫外卖吧,省得难为大家。"
空气瞬间凝固。亲戚们面面相觑,有人露出尴尬的笑容,有人低头不语。
李雪梅的手指紧紧攥着桌布,指节发白。
这一刻,她突然想起嫁入林家的第一年,林娜也是这样当众数落她,
最后把她逼得躲在房间里哭了一整晚。那时,林强还会安慰她几句。
而现在,她已经学会了默默承受。
"雪梅,别理她。"大姑突然开口,"我看这桌菜做得挺好的,跟你婆婆的手艺有得一比。"
几位长辈也纷纷附和,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李雪梅感激地看了大姑一眼,勉强露出一丝微笑。
林娜却不依不饶:"哪里好了?这个汤都没味道,那个菜太咸,这个肉太老..."
她指着一道道菜品,不停地挑剔。
李雪梅坐在那里,感到一阵眩晕。她花了整整三天准备这顿饭,熬夜查资料,
反复练习,就是为了让林家的团圆饭不失传统。可现在,所有的努力都被林娜一句句话否定了。
几位亲戚尝了尝菜品,纷纷表示味道很好,但林娜的话已经在餐桌上投下了阴影。
气氛变得微妙而尴尬。
"好了,娜娜,别说了。"林强终于忍不住,"雪梅一个人准备这么多,你帮过忙吗?"
林娜不甘示弱:"哥,我是为了维护林家的面子!她这个外地人,
懂什么我们的传统?看看这桌菜,简直丢人现眼!"
"你..."林强气得脸色铁青。
李雪梅拉住丈夫的手,摇摇头:"算了。"
林娜看到这一幕,更加来劲:"怎么?心虚了?知道自己做得不好还死要面子,
你是不是就喜欢在我妈面前表现?可惜我妈现在不在,你装给谁看?"
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不敢吭声。李雪梅感到一阵眩晕,六年来的委屈涌上心头。
林强"砰"地一声放下碗,站了起来:"够了!雪梅一个人准备这么多,
你帮过忙吗?每次家里有事,都是雪梅冲在前面,你在哪?"
林娜被哥哥突如其来的怒火震住了,但很快反应过来:"哥,你被她迷得团团转,
看不清楚了!她就是想取代我在这个家的位置!"
李雪梅终于忍不住,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林娜,我到底哪里得罪你了?
我嫁到林家六年,一直尽心尽力,从没有怠慢过长辈,也从没有不尊重过你们家的传统。"
"哼,装!"林娜冷笑,"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抢走了我哥,又抢走了我妈的关爱,
现在还想抢走林家的传统?你能不能别在这碍事?就你这水平,也配做林家媳妇?"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李雪梅如遭雷击,脸色苍白,嘴唇颤抖。
林强一把搂住妻子,怒视林娜:"你太过分了!"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
05
公公起身去开门,意外地带回来一位撑着拐杖的老人——婆婆林妈妈!
"妈!您怎么来了?"林强惊讶地迎上去。
"医生说我恢复得不错,可以短暂回家。正好赶上团圆饭,我怎么能缺席?"
婆婆笑着说,目光扫过满桌菜肴,满意地点点头。
林娜立刻换上笑脸:"妈,您看看这桌菜,我就说差远了吧?一点都不像您做的。"
婆婆没有立即回应,而是缓缓走到桌前,仔细端详每一道菜品。
她的目光最后停留在李雪梅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李雪梅看不懂的情绪。
"雪梅,辛苦了。"婆婆轻声说,转向林娜,"你刚才说什么?差远了?"
林娜以为婆婆是在认同自己,得意地扬起下巴:"就是啊,妈。我刚才正说呢,
这桌菜一点都不像您做的,水平差远了。要我说,还不如叫外卖。"
婆婆的表情逐渐冷了下来:"是吗?那你来说说,这桌菜有什么问题?"
林娜突然语塞,她其实只是随口抱怨,并没有真的分析过菜品的问题。
她支支吾吾了半天,才说:"就是...看着就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婆婆追问。
"就是...不够精致,不够...专业。"林娜绞尽脑汁找形容词。
在场的亲戚们屏息凝神,气氛变得异常紧张。李雪梅低着头,不敢看婆婆的表情。
她担心婆婆会失望,六年来,她一直希望能得到婆婆的认可。
婆婆冷笑一声,转向其他人:"大家尝尝看,这桌菜到底怎么样?"
亲戚们纷纷夹菜品尝,赞不绝口:"好吃!"、"真香!"、"跟大嫂做的一模一样!"
婆婆满意地点点头,转向林娜:"娜娜,那我问你,这道'福寿鱼'为什么要用武昌鱼,而不是鲈鱼?"
林娜愣住了:"呃...因为...好吃?"
"错。"婆婆摇头,"因为武昌鱼的寓意是'五谷丰登,仓满家足'。"她指向另一道菜,
"这道'四季发财'为什么要用四种不同的蔬菜?"
林娜更加困惑:"看着好看?"
"因为代表着四季平安,财源广进。"婆婆的声音逐渐提高,"林家的团圆饭,
每一道菜都有它的意义和做法,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的!"
林娜感到脸上发烧,但仍不甘心:"可是...看着就是没有妈您做的好。"
"那是当然,"婆婆点头,"我做了四十年,雪梅才学了几年。但是,"她语气一转,
"雪梅学得很认真,每道菜的意义和做法都记得清清楚楚。你呢?
作为林家的女儿,能说出一道家传菜的做法吗?"
林娜哑口无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婆婆叹了口气,看向其他亲戚:"今天这桌菜,虽然不如我做的精细,
但意义和用心都在。雪梅一个外地姑娘,能把我们林家的传统学得这么好,已经很难得了。"
亲戚们纷纷点头,气氛逐渐缓和。但林娜却不依不饶:"妈,您别被她表面功夫骗了!
她不过是想在您面前表现罢了!这么多年,她就是装模作样,其实一点都不尊重我们家的传统!"
李雪梅终于忍不住,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林娜,我到底哪里得罪你了?
我嫁到林家六年,一直尽心尽力,从没有怠慢过长辈,也从没有不尊重过你们家的传统。"
"哼,装!"林娜冷笑,"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抢走了我哥,又抢走了我妈的关爱,
现在还想抢走林家的传统?你能不能别在这碍事?就你这水平,也配做林家媳妇?"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李雪梅如遭雷击,脸色苍白,嘴唇颤抖。
林强一把搂住妻子,怒视林娜:"你太过分了!"
婆婆缓缓从座位上站起来,拄着拐杖一步步走到林娜面前。她的目光如刀,冷冷地盯着自己的女儿。
"娜娜,"婆婆的声音出奇地平静,"你知道雪梅为了今天的团圆饭付出了什么吗?"
林娜微微一愣,但很快又恢复了满不在乎的表情:"不就是买买菜,做做饭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婆婆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你知道这道'龙凤呈祥'是什么时候加入我们家的菜谱的吗?"
"这...这不重要吧?"林娜支吾道。
"你知道为什么'四季发财'里要用木耳而不用香菇吗?"婆婆继续问。
林娜脸上的表情越来越不自然:"我...我哪记得这么多。"
"那你又凭什么说雪梅做的不好?"婆婆的声音陡然提高,
"你又凭什么说她不尊重我们家的传统?"
林娜被问住了,一时语塞。
桌上的亲戚们面面相觑,没人敢出声。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在等着婆婆的下一句话。
婆婆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已经泛黄的小本子,翻开来,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笔记:"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林娜摇摇头,眼中带着一丝不安。
"这是我年轻时跟着我婆婆学做林家菜谱时记的笔记。"婆婆的声音中带着自豪,"三十年了,我一直带在身边。"
她又从另一个口袋掏出一个新的笔记本:"那这个呢?你知道是什么吗?"
林娜再次摇头,但她的目光认出了那个本子——正是李雪梅平时记笔记用的。
婆婆冷笑一声:"你问我雪梅为什么这半个月天天去医院?不是探病,
是在记录这些!"她翻开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全是笔记:"这是雪梅这六年来整理的笔记,
记录了我们林家几十道传统菜的做法。你看看,"她将本子递到林娜面前,
"每一页都标注了日期,从她嫁入我们家的第一个月开始!"
林娜接过笔记本,手微微发抖。她翻动着页面,看到那整齐的字迹和详细的记录,
每道菜不仅有详细的步骤,还有小诀窍和注意事项,甚至还有李雪梅自己的心得体会。
边角处还贴着小纸条,记录着每次尝试的成功与失败。
"而你呢?"婆婆的语气中充满失望,"林家的女儿,从小在我身边长大,
却连最基本的家传菜都不会做,还有脸说别人不尊重传统?"
林娜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但倔强的性格让她仍然不肯认输:"那又怎样?
现在什么年代了,还在乎这些老古董传统?她不过是装模作样讨好你罢了!"
李雪梅听到这话,猛地抬起头,眼中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六年了,她付出了这么多,
却还是被视为"装模作样"。她想反驳,想为自己辩解,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哽在喉咙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一时间,整个客厅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亲戚们面面相觑,气氛尴尬到极点。
李雪梅低着头,泪水无声地滑落。林强站在她身旁,握紧了拳头,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婆婆的表情变得异常平静。她缓缓抬起右手——
"啪!"一记响亮的耳光,重重地落在了林娜的脸上。
林娜不可置信地捂着自己的脸,眼泪瞬间涌出:"妈!您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