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动车以“智能”为卖点横扫市场时,燃油车似乎被贴上了“传统”与“过时”的标签。但吉利第四代博越L参数图片)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固有认知——它用硬核的智能化实力证明,燃油车不仅能与电动车“油电同智”,甚至在某些场景下更胜一筹。



燃油车的智能化瓶颈,往往源于电子电气架构的落后。而第四代博越L首发的GEEA 3.0架构,将控制器从14个精简至2个,信号传输速度提升200倍,实现了堪比电动车的“神经网络”。更关键的是,它支持全域FOTA升级,车辆能像智能手机一样持续进化。例如,其云端诊断系统可实时监测300多项故障,3分钟内推送解决方案,这种“越开越懂你”的能力,连许多电动车都难以企及。



在智能驾驶层面,第四代博越L以5个百万像素摄像头、2个毫米波雷达和6个超声波雷达的组合,实现了16项L2级驾驶辅助功能。无论是ICC巡航的精准跟车,还是ELKA紧急车道保持的主动避险,亦或是面对大货车时的智慧避让,都让驾驶变得更安全、更轻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540°透明底盘技术,即便在狭窄路况下也能消除盲区,这种细节体验恰恰是许多标榜“智能”的电动车所忽略的。



安全始终是燃油车的传统优势,第四代博越L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基因。1500MPa热成型钢门环和五横六纵车身结构,为乘员构建了“钢筋铁骨”般的防护。而智能科技与被动安全的结合,让它在碰撞防护和主动预防上形成双重保障。



更令人惊喜的是价格。9.29万-11.99万元的官方限时售价,配合全系免费赠送的万元级配置,彻底降低了智能燃油车的体验门槛。相比同价位电动车在续航、补能上的焦虑,第四代博越L以“零妥协”的智能体验,满足了那些既追求科技感又不愿放弃驾驶乐趣的用户需求。



电动化浪潮下,吉利没有盲目跟风,而是选择用技术重新定义燃油车的可能性。第四代博越L的智能化突破并非简单堆砌配置,而是从架构革新到用户体验的系统性升级。它证明了一件事:燃油车的天花板,从来不是动力形式,而是对用户需求的洞察与技术的诚意。当一辆9万起的燃油车比电车更“懂你”时,市场的选择或许会多一种答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