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示心血管科技创新成果,汇聚跨界交流动能,2025年5月15日,全球心血管大会(Global Cardiovascular Conference 2025)在北京召开。来自临床一线、科研院所、产业前沿和投资机构的500余位专业人士到场参会,现场气氛热烈、交流充分。会上,重磅揭晓全球心血管医疗科技创新系列奖项(Global Cardiovascular Awards 2025),集中展示当前中国心血管器械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发展活力。

大会现场,海淀区副区长林航、北京市医药健康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刘慧,给获奖企业颁发了获奖证书。

获奖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2025全球心血管技术创新奖

10家


阿迈特医疗


获奖理由:

北京阿迈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采用3D多轴精密打印(3D MAP)技术进行可降解血管支架等创新植介入器械研发和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已有三款III类医疗器械上市销售,另有有三款III类医疗器械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其中3D打印可降解冠脉和外周血管药物洗脱支架已进入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阶段,阶段性临床结果令人满意。另一个III类创新器械“医用二氧化碳造影压力注射套装“已完成临床研究并已取得欧盟医疗器械MDR证书。此产品解决了肾功能障碍、甲亢和碘造影剂过敏患者的临床急需并填补了国内空白,预计于2025年获得中国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帕母医疗


获奖理由:

帕母医疗始终以临床价值为驱动,致力于为肺高压和心衰领域提供突破性疗法,提升患者的生命复原力。作为写入国际指南的中国原创器械领航者,帕母医疗原创的PADN技术已被纳入《2022 ESC/ERS欧洲心血管/呼吸学会指南》及多项国内外指南,配套的PADN系列产品2023年12月获得中国NMPA批准上市,现已在全国30+省市及港澳开展应用。2025年凭借中国临床数据成功通过欧盟CE-MDR认证,开展的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已覆盖欧洲与亚洲,并成功获得3项FDA突破性器械(Breakthrough Device)认证与FDA人道主义豁免(HUD)资质认定。帕母医疗也成为首个以“中国PI+中国原创技术+中国原创方案”在美国梅奥诊所与克利夫兰诊所主院区开展技术授课的企业,标志着中国原创产品在全球心血管前沿舞台的重要突破。

艾科脉医疗


获奖理由:

苏州艾科脉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AccuPulse®心脏脉冲消融系统,由全国8家研究中心,17位电生理专家参与验证,术中即刻成功率达100%,12个月随访有效率达87.7%。AccuPulse系统与目前市场主流的三维标测平台兼容,顺应目前临床操作习惯,缩短了年轻术者的学习曲线,提升了临床工作效率。其7.5F可调圈径环形导管配合AccuBlator®多通道脉冲消融仪,可灵活适应不同解剖结构,系统独有智能贴靠提示与电极灵活选择功能,让房颤消融更安全,精准和高效。

无双医疗


获奖理由:

苏州无双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从心律管理领域的技术制高点 ICD 入手,搭建了心脏节律与心衰治疗的技术平台。公司研发的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集成多领域高科技于一身的复杂生物医学工程治疗技术,填补中国ICD领域技术空白。该产品在临床试验中表现优异。公司同时开发的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器(ICM)配备蓝牙遥测功能,可实现手机端实时数据上传,显著提升远程诊疗效率。产品具备P波精准可见的优势,可覆盖家庭监测应用场景,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全方位连续监测和管理支持。

元心科技


获奖理由:

元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耕铁基可吸收支架领域19年,是全球唯一进入临床阶段的铁基可降解支架企业。其铁基可吸收支架仅 55 微米壁厚,却能获得和主流永久支架相当的力学性能和操控性能及适应症范围。通过独创的可控降解和药物释放技术,产品可于2-3年内完全降解,无需长期双抗治疗,血管可恢复弹性并便于二次介入。其靶病变失败率不逊于金标准产品,手术操作方式与传统支架一致,无需额外学习曲线。公司已构建包括支架、球囊生产线及全套研发检测设备的技术平台,并于2021年获得CNAS国家实验室认证,形成国际领先的硬件基础能力。

臻亿医疗


获奖理由:

江苏臻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专精于解决血液流向问题的心血管创新平台化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NeoBlazar®是国内首款完成大规模临床入组的经导管三尖瓣缘对缘修复器械,历时一年完成临床入组并快速推进随访,临床数据表现优越。产品已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具备一鞘双瓣能力,可分别应用于二尖瓣、三尖瓣修复治疗,是目前国内少数具备该能力的产品之一。NeoBlazar®有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产市场空白,为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提供自主可控方案。

以心医疗


获奖理由:

上海以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专注研发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首创的下一代聚合物人工瓣膜系列产品。聚合物人工瓣膜产品具备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抗钙化性能、无需终身抗凝等关键优势,其在体寿命有望比肩机械瓣。该系列产品可用于外科和经导管路径治疗,生产流程支持自动化制造与智能质控,在成本和一致性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所有原材料均实现国产自主合成,打破进口原材料“卡脖子”问题。2022年全球首例聚合物TAVR手术已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标志着我国在人工瓣膜领域实现国际引领。

纽脉医疗


获奖理由:

上海纽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介入人工心脏瓣膜、介入心衰治疗器械的研发与产业化,纽脉医疗已有8款产品取得注册证成功上市。已申请专利483余件,其中发明专利270余件。核心产品Prizvalve®是国产首款球囊扩张式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于2024年取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已入选《中国2024年度重要医学进展》。产品采用钴铬合金支架,具备高径向支撑力且可压缩至更小尺寸;独特的免疫原性消除和抗钙化处理工艺提高瓣膜耐久性;内外双层密封膜设计可有效减少瓣周漏;矮支架结构降低冠脉阻塞和传导阻滞风险,术后心脏起搏器植入率更低。输送系统支持术中调弯,适应中国患者小血管通路解剖特征,实现精准植入。

赛禾医疗


获奖理由:

深圳市赛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赛禾医疗”)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血管有源介入诊疗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作为国内该领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与先行者,赛禾医疗始终立足行业前沿和临床需求,致力于提供更绿色、更精准、更安全的产品解决方案。公司通过“临床需求+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模式,凭借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和专业的技术研发实力,采用研产销一体化、开放协同的产业战略,率先推出了冠脉血管内冲击波治疗系统、心腔内超声成像系统,外周血管内冲击波治疗系统等创新产品,逐步构建血管介入诊疗全场景解决方案,竭力为医患创造更大价值。

永仁心医疗


获奖理由:

重庆永仁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两款长期植入型人工心脏(EVAHEART和EVA-Pulsar™)的企业。EVA-Pulsar™重量仅为前代产品的60%,体积更小,流量高达20L/min,采用低转速与第四代液力悬浮技术设计,保留脉搏并降低并发症。产品最小主流道宽达16mm,显著降低血栓与中风风险。公司于2024年推出新一代小型控制器,平均每1.5年发布一款重磅新品,技术持续迭代,推动国产人工心脏从跟跑到领跑。

2025全球心血管临床应用奖

7家


先健科技


获奖理由: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业内领先的心脑血管和外周血管微创介入医疗器械企业。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公司成功推出覆盖手术全流程的整体解决方案,涵盖先心病介入治疗与左心耳封堵治疗。其中全球首创的陶瓷先心封堵器 Cera™系列(纳米氮化钛生物陶瓷涂层技术)连续十年稳居国内外市场前列;而LAmbre™左心耳封堵器也长期居国产份额首位,作为国内唯一同时通过 NMPA和CE 认证的伞盘结构国产左心耳封堵系统,已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临床应用近40,000例。同时,LAmbre™即将在美国开展注册性临床试验,标志着中国原创高端医疗器械正加速进入全球主流市场。

波士顿科学


获奖理由:

波科国际医疗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 ACURATE neo2 经导管植入式主动脉瓣膜,是目前中国市场唯一获批的一款自上而下展开的瓣膜。该产品配备新型环形密封技术,降低瓣周反流发生率。其输送系统支持精准定位与小尺寸14F导引鞘,适应复杂血管路径。临床数据显示,术后30天全因死亡率<1%、中重度瓣周漏发生率<2%,手术成功率超过98%,为TAVR提供高安全性与优异长期获益。

谱创医疗


获奖理由:

谱创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 Sonico-CX 冠脉血管内冲击波治疗系统,采用非聚焦、脉冲式声压力波,具备“遇刚则刚、遇柔则柔”的特性,能同时碎裂浅层与深层钙化斑块,在最大程度保护正常血管组织的前提下提高血管顺应性,降低弹性回缩与再狭窄发生率。其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效果显著,已成为处理复杂钙化病变的重要临床工具。

无忧跳动


获奖理由:

无忧跳动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心脏病尤其是结构性心脏病植介入治疗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全球首创的全降解、无铆点一体化PFO封堵器系统,突破传统设计瓶颈,已完成临床试验并进入国家创新审批绿色通道。自主研发的封堵器输送系统与全球首款0.0001''级房间隔测量球囊导管均已取得注册证,前者具备刻度精准定位与多模式兼容设计,提高手术安全性并降低射线暴露;后者具有超软、超薄、超顺应性优势,实现快速充盈与精准测量。公司已构建覆盖PFO筛查、测量、可降解封堵与缝合全流程的产品体系,多个创新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持续为PFO闭合提供系统化、高效率的解决方案。

唯强医疗


获奖理由: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唯强医疗坚持医工结合,突破主动脉介入治疗禁区,产品覆盖所有常见主动脉疾病,提供全主动脉介入解决方案,多款产品填补国际国内空白。WeFlow-Tbranch™单内嵌分支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为国内首款模块化设计的重建左锁骨下动脉分支的支架系统,2024年4月获得NMPA批准上市,为复杂胸主动脉疾病治疗提供新路径。Fabulous®胸主动脉支架系统为中国首款基于PETTICOAT技术的支架系统,裸支架扩张远端真腔,2022年5月获得NMPA批准上市。核心主动脉产品均获得良好的市场和临床应用反馈。

信迈医疗


获奖理由:

苏州信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研发、生产和销售突破性创新微创介入产品,治疗心血管和呼吸领域重大疾病。公司拥有处于不同阶段的丰富产品管线,其中全球首款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肾神经标测/选择性消融(msRDN)系统(SYMPIONEER S1®/SyMapCath I®),已通过 “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并于2024年8月6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2025年4月20日,全球首款肾神经标测/选择性消融(msRDN)系统从31万余项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中脱颖而出,荣登《中国2024年度重要医学进展》榜单。该系统采用电极输出电刺激技术,术中通过血压变化识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精准定位消融位置,并能在术中、术后提供有效反馈,以评判肾交感神经去除术的即时效果,满足去肾神经术在临床实践中的需要,实现“智慧消融 精准降压”。

德诺电生理


获奖理由:


杭州德诺电生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入局 PFA 房颤消融市场,全面布局心律失常整体治疗方案。公司的CardiPulse®脉冲消融系统,曾成功应用于亚洲首例脉冲房颤消融手术,获批进入创新审查通道,并于2024年3月取得NMPA注册;SeaLA™左心耳封堵器系统使用独特全编织半开放伞盘设计,进一步解决临床痛点;E-SeaLA™为全球首款自带消融功能的封堵器产品,已完成全球首例临床应用。公司同步推进局灶型高精度脉冲消融导管临床研究,覆盖全心律失常治疗需求,推动电生理治疗进入更安全高效阶段。

2025全球心血管国际合作奖

4家


启明医疗


获奖理由: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创新驱动的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公司的 VenusP-Valve 是全球首个且唯一在中国及欧洲获批上市的自膨胀式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TPVR)产品,已经在近 70 个国家或地区获批,并于2023年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其研究性器械豁免(IDE)申请,成为首个获得 FDA 批准进行临床研究的中国产人工心脏瓣膜。Cardiovalve三尖瓣置换在欧洲主流国家开展的确证性临床试验入组已近120例,全面进入全球术式与技术话语体系。此外,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的全释放全回收干瓣系统 Venus-PowerX 也于 2023 年相继在阿根廷和智利获批上市,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去高质量的中国心脏瓣膜疾病解决方案。

博动医疗


获奖理由:

上海博动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冠心病精准诊断领域的创新研发,通过产学研医融合推动公司成为全球心血管介入精准诊断领域的领军企业。其首创的定量血流分数检测系统(QFR)是中国原创、国际领先的基于冠脉造影的无创功能学评估技术,具有无需使用耗材和药物、检测费用约为传统FFR三分之一等优势,显著降低患者负担与医保支出,该产品已在国内1000余家医院和40余个国家临床应用。由阜外医院牵头完成FAVOR系列多中心RCT研究,验证其准确性和临床价值,其中FAVOR III研究发表于《柳叶刀》,结果显示QFR可显著降低患者35%的预后风险。目前QFR已被多项国际指南和专家共识纳入推荐,并获ESC指南I类推荐,成为我国高水平原创技术在全球广泛应用的代表之一。

业聚医疗


获奖理由:

业聚医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依托全球化战略,已建立覆盖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销售网络,实现研发、制造与销售一体化运营,开发出能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的产品,并将自有的创新、高质量产品带给医师与患者。公司在亚太、欧洲等重点区域构建13个直销市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法国、德国、摩纳哥、瑞士和西班牙,并通过分销渠道拓展至美国、印度、越南、意大利、斯洛伐克、英国、捷克、沙特阿拉伯、南非等市场,展现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组织力与商业拓展能力。近年,这个全球化部局更升级为协作平台,助力其他厂商的前沿血管介入产品推广至世界各地,为医疗专业人士与患者提供更丰富的治疗选项。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获奖理由: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心血管国际医疗合作,推动中国技术与创新器械走向世界。“请进来”方面,发起“心苗”访问学者计划,招收国际心血管医师来华培训,项目在联合国总部正式发布并入选国家国际合作发展署全球发展项目库,目前累计接收12个国家23名学员参与培训,为中国技术和产品输出奠定基础;“走出去”方面,2024年以来,携手国内创新企业赴巴西、萨尔瓦多、印尼等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手术指导,完成多例国产器械海外首例植入,组织多场线上手术带教,推介中国原创技术和国产创新器械,持续探索公立医院国际合作助力国产器械出海的新范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