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海学生和家长而言,西湖大学仍是一所陌生的新兴高校。开设哪些专业?何时需要选专业?能师从哪些知名学者?学习氛围如何?学生的校园生活是怎样的?有哪些发展机会?……

近日,记者实地来到位于杭州的西湖大学,了解到这所学校许多引人瞩目的特色。


在西湖大学读书是怎样的体验?

2022级本科生胡烁怡在高中时就对生物学充满兴趣,考入西湖大学后,她选择了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博导唐鸿云教授作为学术导师,并在其实验室学习了一年半。然而,随着深入科研实践,她发现自己对物理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于是在大二下学期正式确定专业时选择了物理学。如今大三的胡烁怡,只要有时间就往实验室跑,在物理系李牮教授和化学系顾冰教授的共同指导下开展交叉课题研究。

贾熠飞是西湖大学首届本科生,上学期,他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学期结束时,他意外得知自己获得了由苹果公司赞助的“CPU芯片设计优化”竞赛第一名。

这是“数字电路设计”课堂上设置的奖项,课堂学生有上百人,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而彼时的贾熠飞,才刚大三。事实上,那段时间里,贾同学一边在伯克利学习着芯片设计,一边颠倒时差连线在杭州的脑机接口项目,训练机器读懂脑电波。

回国后一周,贾熠飞收到邮件:他将有机会前往苹果总部交流,获得实习申请机会,并收获一块苹果手表。


一人多导支持,247位博导“候选”本科生导师

在西湖大学,本科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

据了解,每位西湖大学本科生从入学起都将拥有一名学术导师。西湖大学已从全球选聘247位博士生导师,其中包括37位讲席教授。这些博导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90%从海外直接引进,超过半数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无论是国际上领军的学术人才,还是有富有潜力的青年科学家,都可供本科新生进行双向选择。过去三年施一公校长也亲自担任本科生学术导师。

同时每个书院均配备学业导师,帮助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建立独立学习能力;社会导师,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人生和职业规划;书院学长,“一对一”为新生的学术、社交和课外活动提供建议,确保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学生可自主选择专业,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小班化教学

专业自主选择是西湖大学本科培养的重要特色之一。

对于还不知道想读什么专业的学生来说,西湖大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入学时,全体新生无需选择专业,本科生前期以通识教育为主,后期以专业教育为主。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末开始,学生根据兴趣和专长开始选定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选定专业时间为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末(须经医学院考核);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生物科学专业,开始选定专业时间为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末。

校方表示,希望用这样“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让每一位同学有更多的选择,有更宽的路可以走。大学期间,每个专业都会有相应的前置课程和建议的选课路径;预选专业前,会有专门的专业介绍会;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选修不同专业的课程,来感受各学科。

据了解,西湖大学专业课实行英文授课,同时实行小班化教学。如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课之一《细胞生物学》,10位同学选修,由俞晓春、付向东、管坤良三位教授开课,他们都是在各自领域的知名科学家,此前曾在国外一流大学里有多年的科研和教学经验。在西湖大学,无论是资深的讲席教授,还是青年PI,所有人都要站上讲台、给学生上课。


提供本博连读机会,一流科研训练让学生崭露头角

西湖大学为大家提供本博连读的机会,打通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阶段。符合要求的学生可推荐攻读本校博士研究生

值得一提的是,西湖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研究能力的启蒙和训练,支持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早进科研团队。学生自确定学术导师之日起即可进入学术导师的实验室,由学术导师负责学生科研启蒙和科研训练,每学期初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科研训练计划,依托独立实验室,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参与前沿课题,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锤炼科研能力。

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本科生们已然崭露头角,例如首届本科生张乐程、孙正涛、庞志鸿已分别以共同一作或独立一作在人工智能顶会、环境科学领域顶刊和数学建模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等等。


书院文化浸润,4个书院4位书院院长

西湖有α、β、γ、δ四大书院,旨在打破学院与专业的界限,让不同背景的学生通过沉浸式的学习生活方式实现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学生可以自主申请。在书院里,同样也有“重磅”博导坐镇。四个书院的四位院长,分别是环境水文学讲席教授李凌、化学生物学讲席教授杨丹、统计遗传学教授杨剑、化学教授陈虹宇,他们是同学们四年里亲切的“大家长”。

西湖大学的住宿条件也非常优秀,每位学生拥有独立的卧室,4-5位室友共享客厅和卫生间,书院大楼里还有公共休息室、自习研讨室、厨房、洗衣房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生活空间。


西湖大学是一个适合学生学习和做学问和研究的地方。正如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所说:“大学是一个发现自我、培养自我的地方,是想透、想明白上大学是为什么的阶段。大学在根本上来看是培养人的一种心智理念,所以学生应该在大学里用心听、用心想,不要急于做决定。在西湖大学,我们绝不会倡导内卷式的竞争,而是努力让每一位本科生在自己的轨道上能够脱颖而出,越做越好,越做越享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