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普京在一场闭门会议上痛批西方制裁时,终于没压住怒火,直斥制裁者“白痴”,还自嘲式补了一句“请原谅我这么说”。



普京

这一失态瞬间被镜头捕捉,迅速引爆全球舆论,虽然“白痴”这个词在普通人看来不算严重,但从一国元首口中说出,多少显得不太得体,不过特朗普或许可以除外。



普京大骂

那么普京为何破防?是西方制裁真的戳到了俄罗斯的痛处,还是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





道歉

“粗口”背后藏着普京的真焦虑

普京的失态并非偶然,就在他发言前一天,欧盟刚刚通过第17轮对俄制裁草案,矛头直指俄罗斯石油出口的“影子船队”,计划将200艘油轮列入黑名单。



外媒此前报道

同时制裁越南、土耳其等国的关联企业,更狠的是,欧盟放话威胁:如果俄罗斯拒绝30天停火,更大规模的惩罚将接踵而至。



新闻报道

制裁的杀伤力远超表面,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欧盟已冻结超3000亿欧元俄罗斯资产,限制90%的石油进口,导致俄能源收入腰斩。



图源网络

最新制裁一旦落地,俄方每年将再损失百亿美元,更令普京恼火的是,欧盟的制裁效率一反常态,两年多来几乎每月一轮,连匈牙利等“亲俄派”都拦不住。



普京

所以说一向以冷静强硬著称的普京,这次在公开场合没忍住爆粗口,并不是替西方国家瞎操心,而是事关俄罗斯自身的利益。



普京:那些制裁我们的人……真是白痴,请原谅我这么说

随后,“普京爆粗口”的词条直接上了热搜,相关视频下面挤满了认可普京对西方国家称呼为“白痴”的网友。



新闻报道

纷纷留下评论:“说出了全世界的心声!!!!!!”“最符合实际的称呼!”“实事求是的讲这个称呼恰到好处!”“这称呼一点毛病也没有!”







网友评价

然而,普京的愤怒中夹杂着懊悔,早在2021年6月,俄乌开战前8个月,俄罗斯就清空了主权基金中的美元储备,狂囤欧元、人民币和黄金。



俄罗斯去美元化的时间已有数年

这一举动被外界视为“备战信号”,但普京的真实算盘是:欧盟离不开俄罗斯的廉价能源,绝不会像美国一样下狠手。



普京

毕竟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欧盟的制裁就雷声大雨点小,最终德法照样买天然气、修北溪管道。



图源网络

然而这一次,欧盟彻底打了普京的脸,德国关停北溪2号、波兰带头禁运俄煤、连一向中立的芬兰都火速加入北约。



北溪2号

更让克里姆林宫郁闷的是,欧盟的制裁力度甚至超过美国,美国主要冻结俄央行资产,而欧盟连游艇、别墅、芭蕾舞团都不放过。



欧盟

讽刺的是,欧盟一边制裁,一边偷偷通过第三国购买俄石油,被俄媒讥为“用漏勺舀水”,普京曾嘲讽西方“锯断自己骑的树枝”,如今这根“树枝”却成了俄经济的绞索。



普京

粗口背后的民生困境

普京的怒火不仅是外交博弈,更折射出俄民众的生存焦虑,尽管官方数据显示俄罗斯GDP在2024年增长5.4%,但普通人的日子却越发艰难。



俄罗斯

通胀率冲至9.5%,进口商品价格翻倍,宜家、苹果等品牌撤离后,本土替代品质量参差,一名莫斯科主妇吐槽:“以前买法国奶酪,现在只能选哈萨克斯坦的,味道像橡胶”。



宜家

更致命的隐性危机是人才流失,数十万工程师、程序员、医生选择移民,带走了俄罗斯的未来。



图源网络

大学里热门专业只剩军工与能源,民用科技被“卡脖子”,连飞机维修都靠拆零件维持,普京可以骂西方“愚蠢”,却无法阻止年轻人用脚投票。



图源网络

特朗普“变脸”与欧洲分裂

普京的粗口还暴露了大国博弈的微妙变数,曾称赞普京为“天才”的特朗普,突然在2025年5月态度逆转,公开指责俄军空袭“不负责任”,并向乌克兰提供退役F-16零部件。



普京

此举被解读为“商人式交易”,美乌秘密协议要求乌方交出半数矿产收益,特朗普一边骂战一边捞金。



新闻报道

与此同时,欧洲内部裂痕加深,法国、英国推动对乌派兵,德国却担忧能源危机,匈牙利反对制裁俄气,波兰则主张强硬。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

欧盟的“团结”表象下,各国算盘噼啪作响,普京看准这一点,一边放话“已准备好应对千年挑战”,一边悄悄允许麦当劳、现代汽车等西方企业“低调回归”,试图为经济止血。



欧盟

值得一提的是,普京曾在开战前相信欧盟不会制裁俄罗斯,或者就像2014年那样装装样子,各种制裁两三年后便浮于表面。



图源网络

“歌照唱,舞照跳”,能源各种买买买,但现在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战略误判,普京反被制裁逼入墙角。

信源:
北晚在线2025年05月14日——普京激动“爆粗”
财联社2025年05月14日——和特朗普“唱反调”?马克龙:若俄方拒绝执行“30天停火”,或面临更多制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