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本周办案阅卷,花费了大量时间,拖更太久。
最近发生了一个事情,给了点写作灵感。
就拿来作为引子,谈谈律师在办理认罪认罚案件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个咨询案例,已一审判决,家属认为判得过重,想要上诉,问我意见,我说既然委托了律师,建议首先问他,他比我更清楚,更有发言权。
于是乎,家属抱怨了一通,说这个律师没用,在开庭的时候几乎没说什么话,感觉很惧怕办案单位。
类似抱怨我听到了不少,包括我本人都要引起警惕。
需要我们好好地总结,为何会普遍存在这个问题。
以我的经验判断,应该归结于辩护工作可视化程度不够,未与当事人及家属做好沟通工作。
认罪认罚案件的特殊之处在于,案件大部分工作几乎集中在庭前完成。
而部分家属错误认为,一审庭审才是案件定罪量刑的关键。
因此,必须做好沟通工作。
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开展工作:
一、辩护工作及时反馈
会见、沟通、调查,要及时给当事人及家属反馈,千万不能埋头办案而不与他人沟通。
二、辩护方案实时探讨
在每一个时间节点,有了新情况就把家属喊过来交流情况,或者电话沟通也行嘛。
要让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要如何应对,律师为此干了什么工作,有些工作需要家属配合的,也要实时探讨,让大家都参与进来。
不要让家属觉得钱付了就是律师的事情,律师也不沟通,这不行的。最终结果可能是,结果不好,别人不满意,甚至结果好也未必满意。
三、注意答疑解惑
别人不问你,不要以为别人没有问题,只是碍于情面,不便直说。
比如,你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检察院会这样定,定罪量刑的层面,值得与他们好好说道。
这样,别人就理解你尽力了,这个结果是能够争取到的最好情形,自然抱怨就少了。
开庭前,务必再次与当事人和家属解释清楚什么是认罪认罚,认罪认罚的案件,主要工作已在前面完成,庭审中,只要对定罪量刑没有意见,当事人和律师都可以少说话,法院基本上会按照检察院给的建议量刑来判。
这样,家属自然就明白了。你不解释清楚,别人看到你不发言,肯定出现前面例子的情况,误解你拿钱不办事,你胆小怕事,结果再好,未必满意,结果不好,一通抱怨。
看了一部电影叫《破·地狱》。
破地狱原本是广东、福建和香港地区一年一度盂兰盛会里,喃呒师傅们用来超度游魂的仪式,在葬礼上并不多见,在香港却是殡仪业的重头戏。
在这一行,完成一场葬礼,光有殡仪经理是不够的,得“一文一武”才行。殡仪经理属于“文”,那么搭档喃呒师傅则是“武”。
其中一句台词说“ 你们喃呒师傅,负责超度先人,我们殡仪经纪,负责超度活人。”
刑事辩护同理,嫌疑人在内,家属在外,两者都需要“超度”,只有一方是不够的。
作者简介:贵阳律师,律所主任,贵州省市律协委员,司法部死刑复核援助律师,办有无罪免死不起诉缓刑等案例。1559918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