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是全国公安机关第16个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今日上午,“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在成都高新区交子大道中海环宇荟广场举行。

2024年以来,成都经侦部门成功侦破“11·24”串通投标案、“10·20”合同诈骗案等案件180件,刑事打击275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000余万元。

活动邀请了上市公司、小微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代表以及社区群众,通过海报展板、宣传片、互动活动等,生动揭示了非法集资、虚开骗税、串通招投标、洗钱、保险诈骗等犯罪手法和防范知识。

活动中,成都市公安局同步推出了成都经侦宣传员“蓉小经”,通过展出“蓉小经”宣传海报和现场人偶互动等活动,以创新形式提升公众防范意识。


现场,市委金融办监督问责处副处长彭国良科普什么是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北京中银(成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罗云也科普了集资群众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法律风险。罗云提醒群众,“高收益、高回报”“保本保息”等的投资和承诺,都可能是非法集资的陷阱,一定要提高警惕。

为共同服务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此次活动联合重庆市公安局分别在本地会场同步开展。宣传活动期间,成都市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400余人次,摆放宣传展板150余块,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现场解答各类咨询问题1100余人次,共计2200余家企业、上万名群众参与活动。

成都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三大队教导员马明国建议,如果市民遭遇非法集资,应该保留证据、立即止损,尽快报案,“携带证据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说明情况并提交材料。协助警方调查,提供所知的集资人、参与人等信息。”

活动由四川省公安厅主办,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税务局联合承办,金融、发改、人民银行等部门,以及省、市工商联、行业协会等联合参与。

红星新闻记者 颜雪

编辑 陈怡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