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临港新片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揭牌成立。23家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成为联盟首批成员。全国劳模包起帆,全国劳模、大国工匠王曙群、王军、张翼飞,全国劳模、长三角大工匠张华受邀担任联盟专家顾问。

当天举行的“匠心铸临港 奋斗创未来”2025年临港新片区劳模先进表彰大会上,还推出了《上海临港新片区新一轮临港工匠培养计划》,提出在实施两年一度的临港工匠培树行动;实施两年一度的临港工匠创新工作室评估;实施工匠素质能力再提升行动;实施工匠后备人才培训行动;在上海工匠学院临港分院“匠心学堂”暨临港工匠核心精品课程征集方面加大投入。

近年来,临港新片区通过工匠培育,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6年来,74人获评临港工匠,75人获临港工匠提名奖。其中,17人成为上海工匠,3人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4人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自2019年开始,临港新片区启动临港工匠培育行动,结合新片区产业特点实际,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为新片区以更高水平开放推动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并从2023年启动临港工匠创新工作室评估工作,邀请全国劳模、大国工匠组成专家评估组,深入工匠创新工作室开展评估,指导规范创新工作室的建设、解答疑难问题,提升各类工匠创新工作室能力。

据了解,临港新片区3位获得2025年全国劳模先进典型,都是在临港工匠的培育中成长起来的。上海上飞飞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部件事业部部长张家榕带领班组攻坚克难,实现了国产飞机大部件产品在上海地区民营企业落地的零的突破。星逻人工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研究员肖素枝带领团队深耕无人机与AI领域,大幅度提高光伏、风机、电力等行业的巡检效率,助力能源转型升级。上海申能临港燃机发电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师吕勇根,创新燃气轮机安装工法,刷新国内燃机安装至点火工期最短纪录,拿下亚洲质量金奖、国家工程金奖。

原标题:《上海临港新片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成立》

栏目编辑:解敏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曹博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