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得人心者,得天下!其实这句话也适用于美国,如果说没有美国工人的支持,特朗普岂能二度入主白宫?
为何特朗普团队一改之前对华的嚣张气焰?美国媒体针对这个事情,可以说是把原由说的很清楚了。
中美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经贸高层会谈中,双方同意在90天内暂停关税措施,并将税率下调115%,市场对此表示欢迎,预计贸易回暖将带动航运需求激增。此次会谈的背景是特朗普政府面临的政治和经济压力。
美国《华盛顿邮报》披露的“幕后细节”显示,特朗普政府此次让步实为内外压力下的被动选择。其核心支持群体蓝领工人因关税导致的成本上升和贸易中断怨声载道,白宫幕僚长威尔斯、财长贝森特等人警告特朗普,若继续维持高关税恐动摇其选民基本盘。
特朗普最初坚持通过高关税实现“贸易再平衡”,美国企业界强烈反对关税政策,沃尔玛、车企等警告供应链断裂风险;共和党内部盟友罕见倒戈,特朗普在农业州等关键票仓支持率下滑。中国坚定反制使美方预估失准,原以为中方会率先妥协,但中方为长期博弈做足准备,迫使美方主动寻求谈判。
耶鲁大学数据显示,即便此次降税后,美国平均进口关税仍高达17.8%,为1934年以来最高水平,预计每年给普通家庭增加2800美元负担。保守派智库经济学家斯特兰直言“这完全是疯狂”,而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鉴于经济反噬已威胁美国民主党的基本盘,特朗普团队重启关税战的可能性极低。
特朗普的政治生命始终与其基本盘紧密绑定。这群以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为信仰的核心选民,构成了美国政治光谱中最具撕裂性与行动力的群体。他们不仅是特朗普对抗民主党的“护城河”,更是其敢于在全球贸易战中挥舞关税大棒的底气来源。
具体而言,特朗普的基本盘并非单一群体,而是由多个关键选民板块交织而成。如下:
1、美国蓝领制造业工人
集中于五大湖区“铁锈带”的汽车、钢铁、机械制造等行业从业者。他们曾是美式工业文明的象征,但全球化与产业转移使其沦为经济全球化的“输家”。特朗普2016年以“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唤醒这一群体的民族主义情绪,承诺通过关税壁垒保护本土产业。
2、美国农村与小城镇居民
农业州农民、能源产区工人及服务业从业者构成另一支柱。他们对全球化导致的农产品价格波动、能源出口受限等问题深感不满,将特朗普视为对抗“精英统治”的代言人。
3、基督教福音派与保守主义选民
在文化议题上高度保守的群体,将特朗普视为对抗LGBTQ+权益、堕胎合法化等“政治正确”的堡垒。尽管经济政策与其直接利益关联较弱,但其投票率对关键摇摆州选情具有决定性影响。
特朗普团队深知,任何背离基本盘诉求的政策都将引发灾难性后果。美国对华关税上做出让步,其实也说明了美国认输了。
基本盘不仅是选票来源,更是政治资金的重要提供者。特朗普基本盘在社交媒体上形成高度聚合的舆论场域,对任何质疑其领袖的声音进行围剿。这种“信息茧房”效应使得白宫不得不持续迎合核心选民的认知框架,哪怕政策自相矛盾。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特朗普宁愿得罪金主,也得罪不起他的基本盘。
尽管美国仍可能通过非关税手段(如半导体出口管制、金融制裁)对华施压,但其对华战略已从“全面遏制”转向“选择性脱钩”。特朗普团队的政治算计清晰可见:
在短期内,美以关税妥协换取农业州选情喘息,同时通过一系列对华的芯片禁令等,定向打击中国高科技产业。比如这几天就传出了美国禁止全球使用华为的AI芯片。
长期来看,美国还将持续推动盟友构建“价值观供应链”(如美日韩台芯片联盟),试图以“小院高墙”策略延缓中国产业升级。
特朗普的关税让步,本质是基本盘政治在全球化时代的必然妥协。未来的国际秩序,将不再是单一大国通过关税大棒重塑规则的游戏。至于中美之间的科技战,咱们中国人从来没有惧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