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5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中东访问行程。而就在同一天,联合国安理会就加沙人道局势召开紧急会议。中美在巴以问题上同时行动,让以色列面临不小压力。 特朗普此次出访,选择沙特作为首站。这一举动颇为引人关注,要知道二战之后,多数美国总统上任后的外交首站不是加拿大,就是墨西哥。即便是尼克松选择比利时、拜登选择英国,可这两国也都是美国的北约盟国。特朗普两次将沙特选为外交首站,无疑显示出他对中东地区的重视。
特朗普(资料图)
从这次访问成果来看,收获相当丰厚。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从沙特带回了价值6000亿美元的投资,其中军售协议就高达1420亿美元,还有48亿美元的波音客机订单。此外,沙特还计划向美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资超200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此前沙特就表示,未来四年要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特朗普更是希望将这一数字提升到1万亿美元。而阿联酋也承诺,未来十年向美国投资1.4万亿美元,投资领域涵盖人工智能、半导体、能源和制造业等。
特朗普绕开以色列,选择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进行访问,这背后有着多重考量。一方面,是为“美国优先”政策寻求商业和经济合作,吸引海湾国家的投资,深度捆绑双方关系,增强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对当下中东地缘政治变局的策略调整,试图结束加沙冲突,联合以色列、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应对伊朗核问题。不过,特朗普家族在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的商业利益,也让人不禁猜测,此次访问是否也有为家族生意谋利的因素。
特朗普访问沙特(资料图)
在特朗普访问沙特的同一天,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安理会加沙人道局势紧急公开会上仗义执言。他指出,以色列持续轰炸加沙地带,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长达两个多月的封锁,使得加沙地带的生存物资消耗殆尽,饥饿和疾病迅速蔓延。根据“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报告,近50万人处于灾难性饥饿状态。傅聪强调,恢复人道援助刻不容缓,以色列必须解除封锁,全面恢复物资准入。同时,中方敦促以色列立即停止对加沙的军事进攻,希望美国秉持公正态度,推动加沙停火。
如今,全球局势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俄乌冲突有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泽连斯基在美国介入下同意谈判,普京也提议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重启谈判,泽连斯基接受了这一建议。中美贸易战经过多轮交锋,进入90天休战期,未来大概率不会再爆发大规模关税战。印巴冲突也紧急刹车,双方达成停火协议。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除了巴以冲突,其他地区局势都趋于缓和。
特朗普(资料图)
解决巴以冲突,推动“两国方案”落地,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中美两国在这一问题上,虽采取不同方式,但目标一致。美国通过特朗普访问中东,调整策略;中国则在联合国安理会持续为加沙发声,施压以色列。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下,以色列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如何在各方压力下,寻求和平解决巴以冲突的方案,成为以色列当下亟待思考的问题。毕竟,只有实现和平,中东地区才能迎来真正的稳定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