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舒兰市社保局聚焦群众办事需求,创新推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四项便民服务举措,通过流程优化、渠道拓展和精准服务,让社保业务从“窗口”走进群众“心口”。
在舒兰市社保服务大厅,支付宝NFC认证服务成为办事群众热议的“黑科技”。参保人只需打开手机NFC功能,将手机贴近服务台指定感应区,输入基本信息并完成人脸识别,即可完成养老保险认证。“以前要排队填表,现在‘碰一碰’就搞定,对我们老年人太友好了!”刚完成认证的市民王女士感慨道。据悉,该项技术已覆盖舒兰市21个社保服务网点,日均办理认证业务超50人次,效率提升20%以上。
针对个人参保资助业务,舒兰市社保局打破区域限制,将原先仅在市级市民服务中心办理的1项高频业务,下沉至全市20个乡(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参保人可依据居住地或工作地,就近选择办理地点,并享受“一窗受理、限时办结”服务。平安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业务下沉后乡镇日均接待量增加10%,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针对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市社保局联合民政、残联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通过系统自动比对,精准识别符合代缴条件的560余名群众,并主动发送参保提醒短信。同时推行“容缺办理”模式,允许特殊群体先办理后补材料,目前已为65人提供容缺服务。
为避免60周岁以上未参保人员错过补缴时限,市社保局启动“社保护晚年”专项行动,通过社区网格员入户、乡村大喇叭广播、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形式,向3551名目标人群发送提示。“具有舒兰户籍且未在外地参保、未享受其他养老待遇的居民,需要在身份证生日当月前完成补缴,逾期将无法正常领取相应待遇。”
截至目前,舒兰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已达94.7%,较新举措实施前提升0.2个百分点。从“窗口排队”到“指尖办事”,从“多头跑腿”到“一站通办”,舒兰正以更智能、更温暖的社保服务,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添奥 通讯员 张志强
图片来源:舒兰市委宣传部
责编:冯荟羽 实习生 杨子阔
二审 丁美佳
终审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