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孔令茹 通讯员 刘瑞雪
齐鲁大地的广袤乡村,有这样一群“新农人”,他们扎根乡土,用汗水和智慧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入选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的高维玉、刘德坦、李妹书,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高维玉是莱西市日庄镇沟东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心系对家乡的情怀,他在村里一干就是40年。刚回村时,村子穷得叮当响,可高维玉没打退堂鼓。为了让村子好起来,他先抓班子建设,把5个自然村的力量整合到一块儿,还设置了党员中心户,让党员带头与村民一起干。
高维玉
产业发展是致富的关键。高维玉瞅准了葡萄产业,带着大伙出去考察、学技术,邀请专家来测土。一开始村民们心里没底,不敢种,他就带着党员干部先种,给大家吃下定心丸。如今,村里的葡萄规模超过1500亩,还建起了示范基地和生态农场。连续举办7次环湖葡萄节,葡萄产业年产值近4亿元,不仅村民的收入翻了好几番,周边村民也跟着增收。为了解决村里老人吃饭难的问题,高维玉四处奔走拉来资金,盖起了幸福大食堂,老人们吃得开心,心里也暖暖的。
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温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德坦也没闲着。他依托村里的好风景,把村子往景区方向打造。修公路、搞绿化、建公园,还开发了乡村水上游乐公园,办起了音乐会,吸引了好多游客来打卡。在产业方面,他带着村民成立了好几个专业合作社,发展光伏、农业旅游、渔业养殖等产业。村里建了光伏电站,收益用来给脱贫户分红;智慧农业大棚不仅能让经济困难人员分红,还能提供就业机会。刘德坦还拉来专家团队,引进新的桃树品种,手把手教村民嫁接技术,让大伙的收入噌噌往上涨。
刘德坦
李妹书是莘县福妹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四处找致富门道。2013年,她决定带着大伙种蔬菜。刚开始,村民们担心风险大,李妹书就拉着村干部和几户村民成立了福妹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凑了30万元,建了16个大棚。没想到,第一年大棚就比普通种植户多挣钱,村民们看到了甜头,纷纷加入。合作社不断发展,现在已经有680个大棚了。李妹书还带着大伙搞创新,成立农资集采直供中心,帮村民省了不少钱。为了让更多村子富起来,她又通过支部共建和产业联盟,带动周边村庄一起种“福妹菜”。
李妹书
这三位“新农人”,抓项目、兴产业、惠民生,一门心思为村民谋福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只要扎根乡土、用心干事,就能在乡村这片土地上干出大事业。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他们的鼓舞,投身乡村建设,一个个乡村发展的生动样本,将会为齐鲁大地的乡村振兴汇聚起强大的力量。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