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福田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大厅,醒目的语言服务标识就映入眼帘。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1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曹崧)“早晨!有咩可以帮到你?(粤语)”“汝好!(潮汕话)”“相办迈事?(客家话)”……这些充满乡音的对话,发生在深圳福田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近日,这里上线了一项新服务——多语言“乡音窗口”,提供客家话、潮汕话、粤语和英语4种语言支持,来这里办事的人高兴地说,“不会普通话也不怕,在这里说家乡话就能把事办妥了。”
走进大厅,醒目的语言服务标识就映入眼帘。办事群众只要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选择窗口,就能找到会讲“同款语言”的工作人员,完全不用担心“鸡同鸭讲”。“以前我妈讲普通话不流利,每次来都要我陪,现在有了潮汕话窗口,她自己也能搞定了。”一位市民点赞道。不少来深工作的港澳居民也享受到这项便利服务。“有粤语服务在,我们沟通无障碍,感觉特别安心。”一位香港市民表示。
中心工作人员朱港锋介绍,这项服务是结合街道工作人员的语言特长设立的。“我们这边‘藏龙卧虎’,有讲客家话的妹子、会潮汕话的小哥、本地粤语‘老广’,还有讲一口流利英文的海归同事,刚好组成一个多语种‘服务天团’。”
“有些阿婆阿伯看到有人会讲家乡话,脸上的笑容特别真诚。”志愿者李小姐说。据了解,福田街道还计划逐步拓展语言种类,进一步提升服务精度和温度。
“深圳果然很包容!”网友们纷纷点赞。从一个语言窗口开始,把服务做到人心里。福田街道用一声声乡音,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也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更接地气。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