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第四代博越上市,吉利官方给出限时价:9.29 - 11.99万。
200万车主,4代产品,9个年头...
有人说对一款产品来说,9年到了一个值得总结的时候;也有人说,在今天造车如牛毛的时代,一款能卖9年的产品,值得回味的东西够多了;但吉利在4代产品正式出前,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9年的博越到底要拿出什么故事继续惊艳别人?
于是,四代博越L的上市定在杭州富春江畔。这里是黄公望所作《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与富春山的山水墨韵相融合,吉利希望博越的底蕴能自然美景紧密联系,希望人们能在内卷的市场中看到一辆不一样的「博越」。
可如果只是寄情山水,那很多人还是会把9年的博越,既看浅了,又看薄了...
文|老杨头
编辑|李佳琪
图片来源|网络
1
4代博越,把200万国人钟情的「大为美」刻在骨子里!
2016年3月,博越以“智能互联SUV”的定位迅速崛起,成为将吉利推向150万辆和自主第一高峰的转折点。从上市第4月突破1万辆,到上市第19月突破3万辆,再到上市第52个月达成百万销量,博越家族是中国SUV市场中最快突破50万辆/100万辆的车型之一。
任谁都不能否认,博越之于吉利,乃至是整个自主造车的现代史,都可称得上一个现象级产品的存在。今年3月,整整107个月,博越已经跨越200万辆大关。如今,随着进入4代产品,博越传承博越家族的使命,成为吉利全面转型的又一转折点。
看过,昨天这场上市发布会的人或许印象深刻,在官方以设计为美的讲述中,人们大都记住了博越的4代车型选用了直瀑式造型的“百川归海”前格栅与“鎏光星河”前贯穿灯相融合等新设计。却不清楚,这样的设计语言,就是需要更宽大车身尺寸去承载,才能展现出,这种设计风格背后大气且时尚内在语的。
不得不承认,在造车的产品差异性上,吉利的确把供需关系玩儿明白了!4代博越更宽大的车身,带来的不只是车辆的横向稳定性和车内空间的提升;虽然定位紧凑级SUV,但驾乘人者的束缚感,进一步释放。大的背后,是吉利很清楚,在「以大为美」的中国市场,一分尺寸,既代表着一分竞争力,也代表着一家企业对市场的理解和用户的尊重。
从第4代车型开始,博越的车身为4730mm、1910mm、1710mm,轴距达到2785mm,相比第3代产品,车长整整增加了80mm,轴距加长了8mm。意味着在升级后,四代车的尺寸和比例,已经与奥迪Q5、沃尔沃XC60处在同一序列,考虑到豪华品牌普遍纵置的发动机布局带来的空间侵占,博越的实际空间利用更高。
尽管以提升尺寸,满足市场方式,对吉利来说,势必在生产和制造端有额外成本增加。毕竟尺寸加大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如钢材、玻璃。尤其是为了保证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可能需要对底盘、悬挂、制动等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这也会增加研发和生产成本。但由于CMA架构的高度通用性和规模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部分成本,让博越有条件,用产品上帮中国消费者说好话。
同样的博越,不一样的革新产品,开出又一次跨越一个代际产品传承之花,落在了吉利SUV领域的沃土上,以革新者的身份进入到已经红海的A级SUV市场,正面迎接挑战,这对依然正在走向成熟的汽车产业来说,吉利的底气和历练,实属难得!
2
流片7nm芯片,博越让刚需用户也有智能尊严!
作为大吉利旗下最大的SUV家族序列产品,如今四代博越针对市场反馈和消费者需求的再次革新之作,既是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持续落地的举措,也是博越走差异化打法、推动博越家族走向更多消费者身边的全新路径。
从4代车开始,博越座舱、交互、驾驶辅助、安全辅助、智能互联5大方面迎来全面升级,在所有人都在拿「水桶车」、「堆料」形容今天上市的新产品时,却忽略了一个定价10万级以下的新产品到底是如何在紧凑级的市场,给用户这份该有的智能体面。
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4代博越拿下了第3代产品上,性能相对较弱的芯片,首次换装了这颗国产首颗车规级7nm芯片「龙鹰一号」。就是这块儿,集成了87层电路、88亿颗晶体管,内置8个CPU、14个GPU,拥有1.8TFLOPS的GPU浮点算力和16TOPS的NPU定点算力的芯片,让吉利在技术平权的路上比所有中国车企走的早,也走出了别所有人的好。
记得2018年,吉利旗下的「芯擎科技」在汽车芯片初创公司涌现时,是国内唯二,汽车行业唯一选择对标国际最高水准的“7nm汽车芯片”。当时看准7nm车规级芯片的企业,有2家,一个是华为,另一个就是吉利的芯擎科技。
为了在芯片的研发上不起大早赶晚集,当时芯擎科技核心技术团队成员来自英特尔、英伟达、AMD、海思等头部芯片大厂以及汽车一级供应商企业。信息显示,团队开启研发之初,参与人员的平均从业经验就超过了15年。此后两年多的时间,这300余位工程师日夜奋战,不仅在车规级芯片上成功突破,还创造了国内团队在7纳米制程上车规级超大规模SoC首次流片即成功的纪录。
就是这颗芯片,为博越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提供支持,通过5摄像头+2毫米波雷达+6超声波雷达的感知矩阵,结合辅助驾驶数据训练,使车辆能够更精准地感知周围环境。
实现智慧避让、自动变道和上下匝道等功能,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实现了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在15.4英寸2.5K大屏上如丝顺滑的运行;也实现了语音交互响应时间缩短至0.38秒,支持23种方言识别,复杂指令执行准确率高达92%,让用户可以更便捷、自然地与车机进行沟通。
3
4代博越,要帮5亿家庭圆好一个出行梦!
在电车份额肆虐扩张,燃油车不断溃缩的今天,很多人看不懂,吉利继续围绕博越在油车市场深耕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那是人们不清楚,直到今天在国内SUV市场里,吉利博越都是一把尺子,是一把一个家庭如果只被允许买一辆车的情况下,也可以帮这个家庭,把一辆车的选购标准量的清清楚楚的尺子。
从第一代产品上市,博越丈量的自主与合资的造车差距;到了2、3代,博越家族丈量的是与日俱增的消费需求与产品供给之间的差距;如今从第四代产品发售,博越再一次当好了这把尺子,把燃油车与新能源之间的的「成本差距」来帮消费者算的一清二楚!
从第四代产品的发售车型看,四代博越涵盖1.5T、2.0T两种动力形式,共有5个车型配置可选。新车发售后,除了官方给出的1000元定金顶扣8000购车款的政策外,吉利还对老车主在叠加置换补贴的换购基础上,追加了3000专属购换金。这就意味着在综合叠加国补、地补后,4代博越最高幅度的购车权益,至高优惠达到18000,四代博越几乎替用户实现了「上市价,即落地价」实惠感。
千万别小看吉利这1万多的让利,给今天中国人带来的福利和实惠。也许互联网人均百万年收,动辄人手库里南的时代下,人们很难想不到这部分让利对中国的家庭帮助有多大。可我们要知道,2024年国内购买10万元汽车的家庭比例还占到了48%。
如果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国约有4.94亿个家庭计算,假设一个家庭购买一辆车,那么这部分消费者人群基数大约是4.94亿×48%≈2.37亿个家庭,如果按照每个家庭平均3人计算,直到今天,一辆10万的博越,每台车让利这1万,还在帮着中国超过7.11亿人的圆了一份满足基本出行的希望。
为了承载好这份希望,博越,让中国油车的刚需家庭不用羡慕电池的智能。于是四代博越除了把第3代13.2英寸竖屏,升级到15.4英寸2.5K超清横屏,用Flyme Auto智能系统,改善操作更流畅,让功能更丰富。
博越还在使用场景里帮着用户算好经济账。以博越的的这台2.0TDrive - E发动机,型号为JLH - 4G20TDJ。不仅在在技术上采用离心摆式双质量飞轮,降低42%怠速振动,提升行驶静音性,还从老款必须使用95号汽油调整成可加注92号汽油,这样一来,平均一公里就能帮用户剩下5分钱。如果以3年,10万公里参考,叠加保养后,通过改良发动机,吉利又能帮用户省出1万块。
作为主销动力配置,4代产品的以1.5T发动机参数上虽然没有变化。但政策换挡逻辑得到极大优化。经济模式下,变速箱升档会提前;运动模式下升档则会靠后,在发动机保持在较高转速,动力储备充足的情况下,油耗也随着降低。这也是为什么4代车的WLTC油耗已经降到6.8L/100km。
就是从4代博越开始,吉利又一次用革新的思维和进化思想,推动了吉利实现从快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也象征了吉利跨向从性价比制胜,成功迈向全面技术制胜和品牌制胜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