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45 岁的张女士因急性阑尾炎进行了腹部手术。术后7天拆线时,发现手术切口已经基本长好,但周围片片红疹,伤口好痒,想抓又怕破溃。为什么手术后愈合的伤口会这么痒?伤口发痒该怎么办?

为什么愈合的伤口会发痒

伤口愈合过程中出现的瘙痒症状是多种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生机制涉及复杂的神经生物学过程和组织修复反应。从临床观察来看,瘙痒通常出现在愈合的增殖期和重塑期,这个现象与以下科学机制密切相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

1、神经再生与异常放电:当皮肤受到创伤时,表皮和真皮中的感觉神经末梢(特别是无髓鞘C纤维)会发生断裂。在修复过程中,新生的神经轴突会沿着修复的结缔组织重新生长。电生理学研究显示,再生中的C纤维对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的反应性显著增强,这种异常的神经活动被中枢神经系统解读为瘙痒感。

2、炎症介质的作用:伤口愈合过程中,多种炎症细胞和介质参与调控,其中组胺、蛋白酶、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细胞因子等物质可直接激活瘙痒感受器。这些物质在促进组织修复的同时,也参与了瘙痒信号的产生。

3、机械性牵拉刺激:在组织重塑阶段,肌成纤维细胞收缩和胶原沉积会产生机械张力,这些机械刺激通过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激活感觉神经。

4、微环境改变的影响:愈合过程中的局部微环境变化,如pH值改变、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皮肤屏障功能未完全恢复等,也是伤口发痒的原因。

5、中枢敏化现象:在慢性伤口或反复创伤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对瘙痒信号处理的异常,导致大脑皮层对瘙痒信号的解读发生改变。当手术切口进入愈合期(术后7-14天),新生神经末梢与毛细血管开始重建。这些娇嫩的组织对外界刺激异常敏感,温度变化或敷料、衣物摩擦都可能引发瘙痒感。

伤口发痒该怎么办

1、物理止痒:将冷藏的生理盐水纱布(4℃)包裹干毛巾外敷,每次10分钟,间隔2小时。需要注意的是,外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冻伤;直接冰敷可能影响局部血运,延长愈合时间;某些部位禁止冷敷,如前胸、足底等;如使用弹性绷带时需保持适度压力,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图片来源于网络)

2、控制伤口温湿度,选择宽松衣服:合适的温湿度有利于伤口愈合,减少瘙痒感,可保持室温22-24℃,湿度40%-60%;选择宽松衣物,避免摩擦伤口。

3、药物处理:无渗液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棉签点涂,每日≤3次;对于顽固性瘙痒,可遵医嘱使用低浓度氢化可的松软膏涂抹;如果实在影响睡眠,可遵医嘱使用口服抗组胺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即使轻微瘙痒也要每日监测血糖

2、放化疗患者,需排除药物过敏反应

3、甲状腺手术后的顽固性瘙痒,应排除手术损伤甲状旁腺的可能性。

4、腹部切口持续瘙痒伴黄疸,需排除胆道梗阻。

常见误区与真相

1、“抓挠止痒后用酒精消毒更安全”?

真相:破坏新生上皮细胞,增加感染风险,正确做法是立即用无菌敷料覆盖。

2、“瘙痒说明快好了,不用处理”

真相:持续剧烈瘙痒可能延误深部感染诊断。

3、“多用疤痕贴可以止痒”

真相:愈合初期(<2周)使用封闭敷料可能加重潮湿环境,诱发细菌繁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术后瘙痒是机体发出的特殊信号,大多数情况下,是伤口愈合的正常表现。一旦瘙痒伴随伤口渗黄绿色脓液 、发热、剧烈疼痛需要及时就医;术后2周伤口如果持续伤口发红、隆起,可能是疤痕组织过度增生的表现,应及时就医治疗。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可使伤口加速愈合,均衡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合成。术后第3天、第7天、拆线时应进行专业伤口评估,切勿自行处理。

作者简介:

郑雪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普外一科(胃肠)护师,院区伤口造口专科小组联络员;

徐岩,系普外一科(胃肠)护士长,广东省护理学会胃肠外科专业护理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护理硕士。

欢迎在文章右下角评论或留言!


手术后伤口发痒该怎么办?-----兰世亭医学健康科普第3798帖

马医生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