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画,可以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思维过程,唯一的门槛就是睁开眼睛。”

每天在信息流中滑动,我们是否还保有真正“看”的能力?《杰作何以诞生》这本书通过18位艺术家和263件作品,回应这个被我们渐渐忽略的核心问题:我们到底该如何去看?如何去看一幅画,看这个世界,也看我们自己。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我们习惯于滑动、跳过、迅速判断,而真正“看”的能力:停留、注视、理解,反而变得稀缺而重要。

本次分享会将围绕“如何重新学会看一幅画”展开:从滑动到注视,从被动浏览到主动观看,邀请你用一幅画重新连接感知、记忆与想象。是否读过艺术史并不重要。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能力,也有这样的权利:为自己保留一个独自观看、独立思考的空间。

5月18日,邀请大家和《杰作何以诞生:影响艺术史的18位巨匠》作者孙琳琳、文化学者胡赳赳一起,聊聊如何“看”画。

活动时间

2025年5月18日(周日)

14:00—16:30

活动地点

中信书店·三里屯店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27号嘉铭中心A座B1)


报名链接

⬆️ 长按扫码线下参与 ⬆️

⬆️ 点击预约按钮收看直播 ⬆️

嘉宾介绍


孙琳琳

《杰作何以诞生》作者、艺术史写作者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候选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硕士、历史学系学士。曾任《新周刊》主笔、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新媒体总监。著有《艺术永不眠——中国当代艺术的24小时》。


胡赳赳

文化学者、资深媒体人、作家

马一浮学派第四代学人,对禅儒会通之学颇有心得,北京新文人圈层的代表性人物。曾任《新周刊》副主编、总主笔;纽约圣约翰大学亚洲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以著述为志业,兼任多家机构专家及导师。

新书介绍




《杰作何以诞生:影响艺术史的18位巨匠》

孙琳琳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2025年4月

醉心于发明创造的达·芬奇、天才学生拉斐尔、外交大师鲁本斯、市井狂徒卡拉瓦乔、用画笔复仇的女画家真蒂莱斯基、离世2个世纪后才被读懂的维米尔……为什么是他们留名于艺术史?怎样的时代造就了艺术家及其杰作?名作中的构图、光影与色彩,又披露了执笔人怎样的命运?

本书是一部艺术小史,从文艺复兴的黎明开始,书写13—17世纪欧洲18位卓越艺术家的故事,对250余件艺术史经典作品进行细读。作者结合史料,将艺术家的人生际遇与作品分析融通,以独有的方式重新审视既熟悉又陌生的杰作。

看画,可以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思维过程,唯一的门槛就是睁开眼睛。

- End -


成为更好的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