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难考已是人所共知,考教师编制难度也大也是不争的事实!每年都有那么多的高校师范类毕业生走进教师招聘考场,相对于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单向包分配而言,现在的市场经济双向选择让数量众多的师范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况。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存在着教师招聘“遇冷”的情况,但那只是地域性现象,整体上来说,教师招聘由于参考人数众多还是很“火爆”的,只是最后通过激烈的竞争能获得正式教师编制的人数相对来说是寥寥无几的,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教师编制数量有限。
上个世纪计划经济时代的单向包分配让每年毕业的师范生基本上都成了拥有编制的正式教师,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学校都出现教师快要集中退休现象的原因,但随着近十年来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从某一个特定时段开始学生入学数量的减少又会让教师数量出现富余。
这样一来,教师编制总体数量仍处在跟以往一样的恒定状态,只是会出现有的地方严重缺编有的地方却又严重超编的地域性现象,现在很多地方都是采用劳务派遣制或聘用教师控制数或临聘教师的方式补充教师数量,这种类型的教师享受不到跟在编教师一样的福利待遇。
那中小学教师编制究竟去哪了?又该如何破解呢?现在很多非师范生尤其是像清华北大等名校毕业生占用一部分教师编制,那些名牌高校毕业生都是直接给编制,这样的趋势还会持续,随着人数的增加原本就很稀缺的编制被占用,从教师职业特点出发,应该限制非师范生从教。
学校内部的在编不在岗情况占用了很大一部分编制,包括长期病假,长期借调,停薪留职创业,以及学校数量众多的不带课的行政或后勤岗位人员,现在很多学校的行政岗位越设越多,很多一线教师都申请退居二线或后勤,在编不在岗十分突出,这个确实需要进行严厉清理整顿。
职业选择城区化倾向使得那些师范生都纷纷涌向城区的优质学校,这无形中就增加了竞争的激烈程度和考编的难度,而那些乡村薄弱学校即使有编制却很少有人愿意去考,这确实是一种看似怪异却又不奇怪的现象,这需要师范生转变自身观念,在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更应如此。
基于对人口变动趋势的预测以及对教育未来发展的影响,很多地方都已在进行超前谋划和布局。湖南安仁县2022年面向全县义务教育教师选聘50人到县直事业单位和乡镇所属事业单位任职,江西万年县2025年测算将年均剩余超230名教师拟研究转岗分流政策,也还有些地方明确建议教师积极参加社工类技能考试。
据湖北鄂州市委编办消息,近期,该市统筹配置教育领域编制资源,根据小学生源出现下跌的趋势,当地从2024年起迅速将编制保障重点从小学转移到中学阶段。面对即将到来的生源下跌潮,在充分保障教学需求、确保编制配置达标基础上,科学设置教育编制限额,明确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不超过8850名,提前锁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