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青城论道 低碳能源共生发展”大会在四川成都举办。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郭斌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正面临体验与成本两大核心挑战,制约着市场渗透的速度。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0%历史性跨越,而2026年800V平台车型预计将超450万辆,这背后隐藏着车主与运营商的双重痛点:一方面,充电体验的割裂性日益凸显。2022年250A车型占比65%,但到2025年将骤降至42%,400A及以上车型份额则从12%跃升至45%,传统充电场站的功率分配机制已无法匹配超充车辆爆发式增长。
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郭斌主题演讲
针对这些结构性矛盾,盛弘提出"想快则快,新质立省"的光储充放一体化解决方案。该体系通过“一站一堆一共享架构”实现最大2.4MW功率动态调配,采用模块化设计兼容250安至1000安全系终端,既可满足城市充电站、高速服务区等场景的按需配置,又能通过“即插即”走技术达成99%充电成功率。在成本端,40kW模块的内置交流器实现待机零功耗,单桩年省电费超2万元;而“平滑演进”理念支持场站无缝升级。原有250A终端可替换为1000安超充模块,光伏、储能及V2G设备也能即插即用,避免重复建设。
储能系统的深度融合将会进一步释放充电场站商业价值,郭斌解释道,该模式将同步实现,待机零损耗、光伏零弃光、能源零并网、功率零超限,通过变压器与储能的协同设计确保系统稳定。以深圳某场站配置410kWh储能柜为例,日均1.8次充放电、年运行350天、系统效率86%的条件下,十年周期可增收151万元,完全覆盖设备成本并创造超额收益。
“青城论道 低碳能源共生发展”大会现场
郭斌表示,盛弘现在在全国已经布局超过500个兆瓦级充电站,北至齐齐哈尔,南至海口,70多个城市都有兆瓦级充电站,并不全是光储充一体站,且具备平滑升级的潜力。面向未来,新能源汽车与新型电力系统的深度耦合已成必然趋势,盛弘将通过动态功率调配、峰谷套利与分布式能源管理有机结合,为破解行业痛点提供可复制范式,共同推动低碳能源转型迈向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