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田村是棠下镇中部的一条小村落,
面积小、人口少,
集体经济底子薄弱,
如何找准突破口推动乡村振兴?
挖掘生态资源、发展农文旅产业,做大水产养殖,培育乡村土特产,盘活建设用地、兴建现代化园区……自2023年7月从区自然资源局选派至棠下镇弓田村,冯汇琪坚持扎根基层,带领村党支部,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富民兴村。这两年,弓田村集体经济连年增收,突破250多万元。
冯汇琪(左一)与村民们一起春耕播种
1
强村富民“带头人”
挖掘生态资源,推动产业振兴
走进弓田村,仰望天空,总能看到数只白鹭在枝头盘旋。弓田村坐落在大岭山脚下,山丘密林、河流田涧环绕,吸引了不少白鹭前来栖息筑巢。每逢傍晚时分,夕阳余晖映照在连片鱼塘,白鹭从四面八方飞来,展现出一幅“百鸟归巢”的景象。
围绕“百鸟归巢”生态景观,冯汇琪着手发展乡村特色文旅产业,完善配套设施,引入多元业态,吸引更多市民进村游玩。
弓田村“百鸟归巢”景象
“珍珠鸡是弓田村的特产,它们肉质细嫩、口感鲜美,因羽间密缀浅色圆点状似珍珠,故名珍珠鸡。珍珠鸟蛋是珍珠鸡下的食用蛋,营养价值丰富。”去年底,在“助力百千万 网推家乡美”蓬江专场直播活动中,冯汇琪带着棠下镇“土特产”上阵推介。
这些年,对珍珠鸟蛋等农产品,弓田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企业”发展模式,推动合作社、农户与邑帮扶·江门市消费帮扶馆对接合作,签订农副产品供销协议,打开市场带动增收。
冯汇琪走进养殖场带货珍珠鸟蛋
“村里农用地比较多,有近2000亩林地、700亩鱼塘,但却缺少建设用地,难以吸引企业进村投资。”除了发展农文旅产业,冯汇琪还把功夫下在盘活土地资源上:深入走访调研,逐块梳理分析,加强与所在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对接联动,成功争取7亩多的乡村振兴专项用地指标。
近段时间,冯汇琪正忙着招商引资。“村里计划逐步建设一个集商业配套、电商物流、转运分拨于一体的智慧物流园区。”她表示。
弓田村连片养殖鱼塘
2
村民群众“贴心人”
争取各方支持,办好为民实事
水产养殖、鱼塘承包是弓田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过去,村里养殖尾水多是直接排放,残余的鱼饵、粪便等影响周边土壤水质环境,也容易引起鱼虾患病。冯汇琪对接农业农村和水利部门,推动弓田村纳入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村,启动实施尾水治理项目,对500多亩鱼塘进行标准化改造,既提升养殖生态效益,也提高鱼塘租金收入。
冯汇琪还引导养殖户改良技术、拓宽销路,做大做强水产养殖业。如今,弓田村近700亩鱼塘主要养殖桂花、黄骨、鳗鱼、泥秋等水产,销往广佛深莞等大湾区地市,过去一年产量超175吨。
养殖户撒网捕鱼迎丰收
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在山边水边、路旁宅旁植树添绿,发动乡贤、企业参与绿化和养护,两年来累计新种苗木1000多棵;争取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推动大岭村民小组道路硬底化,建成一条长200米、宽3.5米的新路,方便村民们出行;聚焦汛期雨季易涝的问题,利用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对排洪渠进行疏通和加固,推动新电排站投入运行……驻村以来,冯汇琪积极争取各方支持,用心解决村民急难愁盼。
村道硬底化改造
弓田村是“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的试点村,近年来,冯汇琪与村干部携手,逐家逐户发动村民,配合职能部门做好政策讲解、测绘登记、证明提交、审核确认等工作。
“宅基地是村民生活居住的地方,大家拿到了换发的不动产登记证,集体资产产权明晰了起来,住得更加放心。” 她表示。对于需要修建改造房屋的村民,冯汇琪还主动上门讲解政策和流程,先后帮助6户家庭申请办理宅基地审批手续,解决大家的住房难题。
冯汇琪入户走访村民
第一书记助力“百千万工程”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棠下镇党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