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上午,荆州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内,一起抢劫案即将开庭。身着检察制服的公诉人正低头核对卷宗,梳理庭审要点。此时,法庭大门被轻轻推开,荆州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主任张丽、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陈伟军及业务骨干组成的听庭评议组,手持《出庭评议表》“突击”进入旁听席,开展不打招呼的“推门听庭”。

小贴士

“推门听庭”是指检察机关不提前通知出庭检察官,直接深入庭审现场,围绕庭前准备、法庭调查、辩论技巧、庭审礼仪等全流程开展观摩评议,以“突袭式”考核倒逼公诉能力提升的常态化机制。

  “推门听庭”活动旨在落实最高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要求,通过“推门听庭观摩+集中指导评议”方式,推动全市刑检部门出庭公诉工作规范化、专业化,让检察官在“真刀真枪”的庭审实战中锤炼过硬素能。

随堂“突击考”:

庭审现场检验办案功底


此次选取的案例是荆州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件抢劫案。庭审中,面对辩护律师的抗辩,公诉人依据证据、事实和法律、司法解释发表了公诉意见与辩论观点,当庭开展法治教育,引导旁听人员筑牢法律防线,实现了司法办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评议组成员对照《出庭评议表》就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庭审礼仪、办案综合效果等方面对公诉人进行全面评估。

即时“麻辣评”:

靶向问诊提升履职能力


庭审结束后,一场“辣味十足”的评议会随即召开。荆州区院分管副检察长、专职检委、业务骨干、青年干警及人民监督员共同参与,在公诉人自我总结后,评议组开启“找茬式”点评——“讯问提纲可增加对被害人心理创伤的递进式询问,强化社会危害性论证”“法律文书引用条款标注应更精准”“法庭教育可结合典型案例增强感染力”……从实体认定到程序规范,从举证策略到语言表达,问题直指关键、建议具体可行。

“这种‘不彩排、真较量’的方式,让我们直面自身不足,特别是评议组提出的证据体系构建建议,对今后办理同类案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承办检察官表示,将以评促改,把“庭审考场”转化为能力提升“练兵场”。

常态“强素能”:

构建刑检业务提升长效机制

据了解,荆州检察机关“推门听庭”活动严格遵循“不打招呼、推门即评”原则,通过“听、评、改”闭环管理,倒逼检察官精研业务、规范履职、依法办案。下一步,该活动将与优秀观摩庭评比深度融合,将在总结提升阶段由各刑检条线评定1个优秀庭和1篇优秀审查报告,以示范引领带动整体提升。

“出庭公诉是刑事检察的‘最后一公里’,直接体现司法公信力。”荆州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常态化“推门听庭”为抓手,持续强化公诉能力建设,让每一次庭审都成为展示法治权威、传递司法温度的“公开课”,以高质量出庭履职推动刑事检察工作提质增效。

2109期


供稿|重大犯罪检察部

责任编辑|王云飞 黄娇

编辑|余静


点“推荐”给我一个小心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