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广大老年朋友的一封
—防“养老诈骗”公开信—
广大老年朋友:
随着养老服务业的不断升温,打着“关爱老人”“服务老人”等旗号实施的养老诈骗犯罪也逐渐增多。不断翻新的养老骗局正将不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拉入“致命”陷阱,老年人在遭受财产损失的同时,更承受着巨大的精神打击。为有效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全力守护好广大老年朋友的“钱袋子”,中宁县公安局面向广大老年朋友作出以下温馨提示:
01
谨慎参加免费讲座
不法商家通过免费发放鸡蛋、洗衣液等小礼品,勾起老年人兴趣,引诱老年人参加所谓的养生知识讲座,会场上大肆吹嘘商品“神效”,实际上是为了推销高价商品或服务,利用老年人的从众心理,让部分老年消费者信以为真。在面对这类活动时,应该保持警惕,不贪图小便宜,避免购买不必要的商品或服务。
02
看清商家温情关爱
不法商家抓住老年人害怕孤独、渴望陪伴的心理,隔三差五地打电话问候或带点小礼品上门拜访慰问,嘘寒问暖拉家常,组织老年人参加集体联欢,营造融洽的“大家庭”氛围。老年人往往会逐步放松警惕,在“情感”的支配下购买来源不明、价格昂贵的假冒保健品。
03
科学认识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老年人在购买养生保健类服务与药品的时候,要擦亮双眼,认真识别,避免被夸大其次的宣传误导。建议先征询家人及子女意见,理性消费,避免过度消费或冲动消费造成财产损失。
04
防范虚假专家义诊
不法商家假扮成医生,以专家义诊为名,像模像样的做一番血压、血脂常规检查后,拿着检测结果夸大其词,欺骗老年人患有各种疾病,然后开始推销高价保健品、“偏方神药”或所谓的“医疗器械”。
05
警惕商家饥饿营销
不法商家营造产品紧俏、优惠活动即将截止的假象,使老年人在匆忙之中做出购买决定,事后才发现产品夸大其词,疗效甚微。在面对商家宣称“数量有限”“限时抢购”时,应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决定是否购买,避免因“怕”买不到而购入无用商品。
在此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要科学、理性对待商家宣传,不要贪图蝇头小利,在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时,切忌通过非法传销、会议讲座、免费试用等活动途径购买,同时索要并保留好正规票据和相关凭证,一旦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及时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部门或拨打12315、110投诉举报。
中宁县公安局
2025年5月14日
来源:平安中宁
马上发布信息
(声明:“中卫天天网”微信公众号除原创内容外,其余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更正或删除。)
关注“中卫天天网”同城信息免费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