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作者张耀文


5月10日,“跟着新书去旅行——骁骑校《下一站,彭城广场》见面会”在徐州市回龙窝国潮汉风馆举行。本次活动包含“文旅推介官”称号授予、作者谈新书创作、推介跟着新书游彭城七里文旅线路等环节,通过宣传推介优秀文学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徐州历史文脉和城市发展。


《下一站,彭城广场》是徐州籍作家骁骑校的最新作品。该书以“穿越”为核心叙事手法,讲述徐良和李可健两人跨越时空的生活经历,通过艺术加工,展现明朝、民国与现代徐州的生活场景。

书中三个时间线的多个人物命运相互交织,为读者呈现历史与现实碰撞中,徐州这座城市的故事——明末市井小民的悲欢离合,展现战乱中百姓的善良担当;民国时,主角化身小伙计,寻找悬疑案线索、传递机密情报,亲历家国抉择、见证信仰之光;现代故事线聚焦地铁站务员等普通人的工作生活,融入大量徐州地方特色元素。

骁骑校在见面会上坦言,他曾在徐州生活、工作30多年,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一直想为家乡创作一部作品,《下一站,彭城广场》由此而来。在创作该书时,他深入徐州地铁彭城广场站体验生活,与地铁员工共同工作,还在徐州图书馆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将真实丰富的徐州生活和历史细节融入书中,让读者了解不同时代徐州百姓的生活和奋斗、坚韧和善良。

“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佳作,填补了徐州文学作品详细描写不同历史关键节点升斗小民、贩夫走卒精彩故事的空白。”徐州市文联副主席沈士峰认为,小说饱含骁骑校对家乡的深情,读者在“跨时空”的阅读之旅中,能够充分感受徐州历史文脉的厚重与传承。

《下一站,彭城广场》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推介徐州的“文化名片”。骁骑校希望通过文字的力量,将徐州历史文化魅力展现给广大读者。书中包含大量的徐州历史典故、景点、美食等元素,读者阅读时仿佛身临其境,在文字中品味真实的徐州。

具体来看,小说大量运用“掰扯”“办肆”“摆乎”等徐州方言词汇,穿插烙馍、米线、砂锅等地方美食,字里行间弥漫着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描绘徐州街头巷尾的真实风情。小说中对彭城广场、城下城遗址博物馆、文庙、云龙湖、回龙窝街区、户部山古民居群等徐州地标建筑的描写,对徐州梆子、伏羊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充分展现徐州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

本次活动还对徐州重点打造的“彭城七里”历史文脉的各重要节点进行推介,其中就包含活动所在的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古色古香的回龙巷陌,各色文创店铺林立,青砖古巷藏着老徐州的烟火气。经过改造修复的街区,是从古建筑中“生长”出的“新空间”,以历史视角彰显城市发展,与《下一站,彭城广场》传达的文化内涵相呼应。

活动中,徐州市文广旅局授予骁骑校“文旅推介官”称号,激励更多优秀文学工作者以笔墨为徐州形象增色添香。骁骑校还将在云龙区图书馆等场所,通过开展作家见面会等方式,与广大读者在书页翻动间共同触摸徐州城市肌理,让更多人关注、了解彭城魅力底蕴,为家乡历史和文化传播注入新活力。

作家出版社推荐

内容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

作者: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耀文

往期回顾,点击关注

排版:邓 宁

编辑:祁创祎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体矩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