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与全球治理研讨会”于5月14日在上海举办 (尹康 拍摄)

在特朗普政府执政百日之际,“中美关系与全球治理研讨会”于5月14日在上海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北京周报社)与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联合主办,旨在深入分析美国新政府政策动向及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中美两国学者、国际关系专家及媒体代表出席研讨。

此次会议以“特朗普2.0时代的中美关系与全球治理的未来”为主题。美洲中心副总编辑刘云云主持研讨,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黄成致开幕辞,中美两国的嘉宾二十余人就特朗普执政百日以来的政策举措对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影响进行了交流,为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建言献策。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尹康 拍摄)

在探讨全球治理的优化路径时,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认为,中国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视角与主张。中国倡导以“良政”与“劣政”的对比取代传统的“民主”与“威权”二元对立思维,强调以人民的福祉为首要考量。倡导“团结与繁荣”而非“分而治之”,推动各国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携手合作。同时,中国注重充分利用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努力减少其潜在的负面影响。此外,中国致力于构建基于共同利益和共同未来的国际社会,他以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为例,展示了其与美国和欧盟发展模式的显著差异,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践范例。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约瑟夫•马奥尼(Josef Gregory Mahoney)(尹康 拍摄)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约瑟夫•马奥尼(Josef Gregory Mahoney)在发言中指出,特朗普的国内外事务立场很大程度上受新杰克逊主义影响,其政策会有进有退。2023 年拜登政府等试图最大化美国全球霸权的策略已崩溃,现在特朗普政府在试探美国权力的极限,重新划定贸易、安全等方面界限。当下,正处于一个拐点时刻,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走向终结。而这种转变也与科技进步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等因素相互交织。


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国际政治研究部主任赵海 (尹康 拍摄)

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国际政治研究部主任赵海认为,对于美国来说,维持其单极霸权已经不现实,但同时也不愿意承认多极世界。中国已与美国达成关税初步协定,但基于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否会再次挥舞关税大棒仍未可知。


美国独立记者、地缘政治经济分析师贲杰明•诺顿(Benjamin Norton) (尹康 拍摄)

美国独立记者、地缘政治经济分析师贲杰明•诺顿(Benjamin Norton)在分享中列举了中美贸易的相关数据,他表示据他观察,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是近几年中美冲突的根源,真正的根源是美国企图遏制中国显著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发展。

参与讨论的嘉宾还包括美国独立记者丹尼•海防(Danny Haiphong),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美洲研究室执行主任、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吴其胜,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郑华,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师孟维瞻,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陈佳骏等。

编 辑:李文瀚

责任编辑:丁 盈

设计排版:卢一凡


欢迎订阅!

复制链接至TB:

【淘宝】https://m.tb.cn/h.Uk9jgPF?tk=K2kRdfgvr8z CZ0001

「《北京周报》全年电子杂志订阅 1—52期 PDF文件

赠笔记本礼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