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庞大的吸烟人群中许多都是年轻人甚至未成年人,多数人天真地以为吸烟的危害至少要吸上几十年才能体现得出来,极少有人知道有一种与烟草相关的并不罕见的疾病一旦罹患,可能导致肺损伤等严重后果,年轻人也可以得。”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晓阳主任最近给我们讲述了一位30岁出头年轻男子的病例,他被确诊为烟草引起的肺间质病,这种疾病令他呼吸受限,异常痛苦,而他的认识误区和他所走的弯路更值得所有人警惕。

平日“胸闷、咳嗽”丝毫不在意,直到确诊

“许多年轻人认为自己身体底子好,不注重常规体检,这位患者在确诊前从未体检,他描述自己平日除了偶有胸闷、咳嗽并无其他问题,由于有吸烟史,他想当然地认为这些症状很正常。”

“几年前,他的胸闷、咳嗽越来越频繁,终于进行了一次体检,结果胸部CT发现以双上肺为主的多发结节和小空洞。到我院进行了肺活检,确诊为弥漫性的郎格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其实在烟草相关的肺间质病中,恰好这种病是可以通过戒烟治愈的。有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中都包含吸烟,这种疾病和吸烟的关系更加密切,是直接相关。”

陈主任告诉我们,这种病主要表现是限制性或混合性的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初期可能会像被无形的绳索捆住胸口般,胸闷、持续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蜂窝状的肺病变’,最痛苦的是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到后期患者可能平躺着都如同被巨石压胸,得垫高几个枕头才能勉强入睡……这些不可逆的器质性改变最终将导致患者只能依靠制氧机维持生命。”

他有两个“惨痛教训”,大多数烟民仍在犯同样的错

“我们询问这位小伙子一天的吸烟量多大?他回答,我吸烟已经算很少了,几乎一天不到10支。我给他算了一下,就算你一天吸1支烟一年也是365支,他认为这个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恰好这里引出来一个最重要的数据:一年吸烟超过100支就会对肺部有损害!大多数烟民都没有这个认知,他们都认为一年吸烟100支的量几乎少到不算是吸烟。”

“第二个惨痛教训:几乎所有吸烟者(包括普通民众)都不注重肺功能检测,有些人认为这种检测只针对肺部已经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才需要。我问这位小伙子监测过肺功能吗?他还挺惊讶,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肺功能。这样的认知盲区也在所有烟民中普遍存在。我们建议一年吸烟超过100支的人群每年都要做一次肺功能检测,尤其是吸烟人群还没有表现为呼吸困难,但有胸闷感觉的,这些人建议每年检查肺功能。烟草相关性肺间质病是可以通过肺功能检测及早发现的。”

治疗过程中,很多人都存在这个错误观念

“治疗的第一步是必须戒烟。这位患者首先去看了‘戒烟门诊’,然而‘行为疗法戒烟’对他基本无效,我们打算给他换成‘尼古丁替代疗法’,可他一听这个词就吓到了。很多人在治疗过程中都存在这个错误观念,认为‘尼古丁’有毒,用它来替代治疗岂不是相当于‘吸毒’?”

“尼古丁替代疗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毒吗?有副作用吗?

陈主任告诉我们,它主要是通过一些缓释方式让吸烟成瘾者在脱离焦油等致癌物的前提下逐步递减尼古丁摄入量,是一种科学戒烟的手段。尼古丁实际上在我们吸烟状态下的剂量对人体并没有毒性,它是烟草中的致成瘾成分,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以及焦油等69种致癌物质才是元凶,而尼古丁替代疗法释放的尼古丁剂量仅为吸烟时的1/3,尼古丁是用来缓解戒烟过程中由于缺少尼古丁带来的戒断症状。”

许多人不知道“它”其实也可以用来辅助戒烟

“为了戒烟,这位患者还尝试用激素治疗他的郎格罕氏组织细胞增生症,而后出现了激素相应的副作用,不得不再更换方案。最终,他是借助‘电子烟’成功戒烟的。”

“电子烟本来自研发出来它就是用于辅助戒烟的,本质上仍属于尼古丁替代疗法范畴,因为它的雾化技术能规避大多数的焦油危害,作为过渡工具确实有效。但许多人却不知道它的正规用途,反而一些原本不吸烟的年轻人把它当做一种潮流,初次吸烟就吸电子烟,最终变成吸真正的卷烟,反而成为烟草受害者。当然,电子烟也含有相应的有害物质,因此不能作为常规的戒烟手段,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严格遵医嘱地使用。青少年人群一定要避免陷入‘新型成瘾’的陷阱,谨记电子烟也可对身体带来危害。”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陈晓阳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现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室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病学组秘书、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会长、福建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擅长治疗慢性气道疾病,从事控烟相关工作。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1

2

3

看呼吸

权威实用的

呼吸科普平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