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近日,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莫斯科红场举行。这场阅兵吸引了众多国家领导人齐聚莫斯科,巴西总统卢拉也在受邀之列。然而,令人瞩目的是,红场阅兵结束后不到24小时,卢拉便马不停蹄地乘坐专机从莫斯科直飞中国,开启了为期五天的访华之旅。



铁路(资料图)

据巴西规划部长于5月9日透露,巴西正与中国就一项重大铁路建设项目进行深入磋商。该项目计划修建一条横跨巴西与秘鲁、全长约5000公里的铁路。这条规划中的铁路,西起秘鲁的钱凯港,一路向东连接巴西的阿克里州,最终抵达大西洋西岸的巴伊亚州。其工程规模堪称巨大,要知道,2022年中国投入使用的铁路为4100公里,其中高铁2082公里,总耗资7109亿,而这条铁路的长度几乎相当于中国一年铁路修建里程的总和,建设难度可想而知。巴西之所以选择与中国合作推进如此庞大的工程,正是看中了中国在铁路建设领域积累的无可比拟的丰富经验与强大实力。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技术研发、运营管理,中国在铁路建设领域拥有全产业链优势,能够为项目提供全方位的坚实保障。

从巴西的视角来看,这条铁路承载着其经济腾飞的重要梦想。作为南美洲的重要经济体,巴西的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受限于地处大西洋西岸的地理位置,巴西在与太平洋彼岸的中国开展贸易时面临诸多不便。以巴西大港桑托斯港为例,其1/3的出口货物要运往中国,需绕道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或者选择更远的好望角航线,途经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漫长的运输距离不仅大幅增加了时间成本,还使得运输费用居高不下。而一旦这条铁路顺利贯通,将极大地缩短巴西货物运往中国的距离,有效为港口减轻压力,同时带动巴西全境的交通物流网络实现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被视为改变巴西国运的“黄金通道”。



铁路(资料图)

对中国而言,这条铁路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战略意义。在当前的全球贸易格局中,巴拿马运河作为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重要航道,对国际贸易的顺畅运转起着关键作用。但单一航道存在着潜在风险,无论是政治局势的变化,还是自然灾害的影响,都可能导致航道受阻,进而影响贸易的正常进行。而巴西至秘鲁的铁路若能建成,将成为中国在南美洲重要的战略通道备份,进一步保障中国与南美洲国家的贸易往来,增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话语权与抗风险能力。此外,秘鲁的钱凯港作为中国在南美洲的重要布局,通过这条铁路与巴西相连,有助于深化中国与南美洲国家的经济合作,有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南美洲的落地生根。

值得一提的是,巴西规划部长特贝特对该项目谈成持乐观态度,这份乐观并非毫无根据。多年来,中巴在经贸、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双方建立了深厚的互信基础。与此同时,巴西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庞大的市场需求,也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铁路(资料图)

事实上,这并非中巴首次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上探讨合作。早 在2014年,巴西就曾提出两洋铁路计划,旨在连接国内制造业中心与智利港口,中方也积极响应并参与探讨。如今,此次规划的铁路项目可以看作是中巴在基础设施合作领域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除了铁路项目,中巴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推进。

例如,在能源领域,中国积极参与巴西正在进行的能源转型,如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这是中国首个特高压“走出去”项目,将电力从水电资源丰富的巴西北部输送到南部,助力巴西的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 。在经贸领域,中国已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农业、工业制成品等领域的贸易往来频繁。巴西的农产品,如大豆、牛肉等大量出口到中国,满足了中国市场的需求;而中国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也在巴西市场颇受欢迎。在投资方面,中国企业对巴西的投资不断增加,涉及多个领域,为巴西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