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汽协等协会披露数据,前4个月我国乘用车销量继续呈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中国品牌,4月市占率已超70%;但同时根据各个汽车集团披露的数据发现,合资/独资车企的销量仍继续呈下滑趋势。

在中国汽车产业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背景下,合资/独资车企的表现如何?谁的销量最抗跌?谁的销量受市场冲击最大?本文将通过分析14家合资/独资车企1-4月产销量数据进行分析。

大众中国销量第一,丰田中国大幅反弹

根据中汽协披露的4月产销报告显示,我国4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汽车225.7万辆、222.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2%、11%,1-4月乘用车产销分别为876.5万辆、864.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12.4%。

其中,中国品牌4月乘用车销量为157.1万辆,同比增长23.5%,市占率提升至70.7%;1-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594万辆,同比增长27.4%,市占率为68.7%。

中国品牌销量大增,意味着合资品牌、独资品牌市场空间受到挤压,那么今年前4个月,合资/独资品牌销量情况如何?本文试从13家合资品牌+特斯拉中国表现试做分析。

13家合资品牌分别来自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长安汽车,加上特斯拉,14家品牌4月合计销量为53.2万辆,占合资/独资品牌同期销量的比重为81.6%;1-4月,14家品牌合计销量为219.34万辆,占合资/独资品牌销量的比重为81.21%。

从单月销量看,大众中国在华销量最佳,一汽大众(含奥迪等品牌数据)、上汽大众分列第一、第二位,4月销量分别为11.34万辆、8.25万辆,合计销量为19.59万辆,与上年同期的19.71万辆相比仅下降0.6个百分点。

丰田中国虽然销量规模不及大众中国,但无论是一汽丰田还是广汽丰田,4月销量均同比呈增长趋势,其中一汽丰田4月销量为6.5万辆,同比暴增32%,广汽丰田4月销量为4.98万辆,同比增长2.08%。

其他车企4月销量分别为:特斯拉5.85万辆、上汽通用4.21万辆、东风日产3.56万辆、东风本田2.2万辆、广汽本田1.85万辆、上汽大通1.77万辆、长安福特1.27万辆,另有长安马自达、郑州日产、易捷特新能源3家合资品牌4月销量未破万。


14家合资/独资车企1-4月销量情况(单位: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1-4月销售情况看,前五名排名与4月排名一致,大众中国销量仍位居第一,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分别为50.79万辆、31.07万辆,合计为81.85万辆,同比微降3.87%;丰田中国则呈增长趋势,一汽丰田、广汽丰田销量分别为23.75万辆、21.14万辆,合计为44.89万辆,同比增长9.1%。特斯拉1-4月销量介于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之间,合计为23.12万辆,同比大降18.31%。

其他合资品牌中,1-4月合计销量分别为:东风日产15.66万辆、上汽通用15.11万辆、广汽本田11.12万辆、东风本田9.78万辆、上汽大通6.96万辆、长安福特6.05万辆、长安马自达2.41万辆、郑州日产1.3万辆、易捷特新能源1.1万辆。

销量下滑提速,电动化成止跌良药

为更好分析合资、独资品牌近年在华销量表现,结合车企披露数据完整性,笔者继续比对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大通、广汽本田、广汽丰田、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东风日产、郑州日产、东风本田、易捷特新能源11家合资车企2023年1-4月、2024年1-4月、2025年1-4月的产销量走势。

3个周期内,11家合资品牌于4月合计产量分别为39.06万辆、36.3万辆、28.24万辆,2024年4月、2025年4月的同比增速分别为-7.06%、-22.21%,呈加速下滑趋势。在前述3个分析周期内1-4月合计产量分别为167.95万辆、141.45万辆、124.67万辆,2024年1-4月、2025年1-4月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5.78%、-11.86%,下滑速度有所控制。

不过在销量上,其下跌速度未能得到有效抑制。


其中,3个分析周期内,11家合资品牌4月合计销量分别为39.13万辆、34.58万辆、29.51万辆,2024年4月、2025年4月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1.62%、-14.66%;11家合资品牌1-4月合计销量分别为158.81万辆、142.07万辆、121.68万辆,2024年1-4月、2025年1-4月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0.54%、-14.35%,均呈现加速下滑趋势。

从各个合资品牌看,有5家合资品牌于2025年4月实现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易捷特新能源、郑州日产、长安马自达、上汽大通、广汽丰田,除长安马自达呈持续增长趋势外,另4家品牌于上年同期均经历销量同比大跌的情况。

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广汽本田、东风日产、长安福特、东风本田等6家公司于2025年4月销量同比大幅下滑,其中,上汽通用、广汽本田销量为连续下降趋势,上汽通用降幅有所放缓,而广汽本田则呈加速下跌趋势。

从1-4月看,11家合资车企销量同比下降的有7家,较上年同期增加1家。其中,长安系、上汽系、东风系多家合资品牌与上年同期的同比增长不同,今年集体呈下降趋势,分别为长安马自达(同比下降5.02%)、长安福特(同比下降18.48%)、上汽大众(同比下降8.64%)、东风本田(同比下降42.31%)、东风日产(同比下降29.76%)。

广汽系合资品牌则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趋势,其中广汽本田继续呈下降趋势,而广汽丰田则止跌反弹。

分析发现,新能源汽车转型成果陆续落地是部分合资品牌销量下滑放缓或止跌反弹的重要原因。

以上汽通用为例,全新GL8陆尚等一批新能源车型陆续投放市场,很好提振了该品牌的在华销量,今年销量下滑速度同比大幅放缓。根据计划,2025年-2027年,上汽通用将发布12款覆盖纯电、插混、增程三大类型的新能源车型,技术指标加速向本土车企靠拢,如全域900V高压平台、6C快充电池等。

丰田中国方面,广汽丰田的表现只是其今年在华表现的一个缩影,通过在电动化、智能化全方位与本土供应链紧密合作,铂智3X、铂智7、bZ3C、bZ5、新款RAV4等新一代新能源车型加速落地,全新产品矩阵正在加速形成,为其于今年前4个月在中国市场止跌企稳立下了汗马功劳。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日前点评称,近期头部合资品牌取得了尚可的成绩,预计2025年合资品牌有探底反弹的趋势。

而电动化、智能化进程相对靠后的合资品牌,如长安马自达、长安福特、东风日产、东风本田、广汽本田等,仍面临极大的转型压力,根据乘联分会分析,今年4月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8%,仍有较大的转型空间。

与此同时,国内同行新车型大量上市、价格战持续加压,也对合资品牌、独资品牌变相增压,如特斯拉中国,今年前4个月销量同比降幅明显,国内大批竞品陆续上市、FSD入华表现不及预期均是重要影响因素。

(校对/邓秋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