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黎场乡立足实际,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完善设施建设、创新管理模式等多项举措,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让"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助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黎场乡组建了由党员、乡村干部、志愿者组成的宣传队伍,深入各村、学校、集市等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方位宣传。线下组织垃圾分类知识宣讲会12场,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份,在主干道、村口等显眼位置设置大型宣传标语10余处;线上利用网上网格微信群,定期推送垃圾分类知识科普视频、图文信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垃圾分类标准、方法及意义。同时,把垃圾分类与"小院家"评选活动结合开展,对积极参与、分类成效显著的家庭进行表彰奖励,激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完善设施建设,夯实分类硬件基础
该乡按照"科学布局、方便群众"的原则,全面推进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在各村合理规划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200余个,配备不同颜色的分类垃圾桶500余个,清晰标注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标识,并在投放点附近张贴分类投放指南,方便群众正确投放。此外,建立完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配备专用的垃圾分类运输车辆,安排专人定期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运输,确保垃圾日产日清,避免出现垃圾堆积、混装混运等问题。
创新管理模式,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黎场乡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全乡划分为多个责任网格,每个网格明确专人负责,对辖区内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日常巡查和指导。此外,建立乡、村、组三级考核机制,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各村年度绩效考核,定期对各村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对工作成效突出的村给予奖励,对落实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如今,走进黎场乡,干净整洁的村道、摆放有序的分类垃圾桶、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生态画卷。下一步,黎场乡将持续深化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垃圾分类工作精细化水平,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通讯员 李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