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航空GS7836航班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在天津航空机组、地面保障团队及天津港保税区交通枢纽中心的高效协同下,一名右臂筋脉及血管断裂的旅客成功搭乘当天最后一个乌鲁木齐航班,为紧急手术争取了黄金时间,彰显了津企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与区域交通网络的联动优势。

前不久,一驾和田飞往乌鲁木齐的GS7836航班刚刚进入起飞准备阶段,乘务长窦雪突接紧急通知:“有一名旅客右臂被玻璃划伤,筋和血管已经断裂一小时,需要搭乘我们的航班前往乌鲁木齐紧急就医进行手术,等待旅客登机后需尽快关闭舱门,为他多争取点时间……”

据了解,当人体筋和血管受到创伤后,6-8小时内是续接的最佳时间,而GS7836是当天下午最后的一个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如果赶不上这趟航班,将大大增加受伤旅客感染风险及手术失败的概率。接到消息后,乘务长窦雪迅速对乘务组进行详细的机上分工。15:55,受伤旅客在和田机场地服人员、机场急救医疗人员和旅客家属的陪同下登机,窦雪与机场急救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情况交接并详细记录了医嘱。由于旅客伤势较重,需要在机上输液维续状况,乘务组仔细地将输液吊瓶固定好并派专人监控液体流速和旅客身体情况。


乘务组协助旅客登机



乘务组协助旅客对输液装置进行固定


16:15分,GS7836航班在做好安全检查后关闭舱门。16:31分飞机从和田昆冈机场起飞。飞行过程中,乘务组全程关注受伤旅客情况,并多次处置因高空压力变化导致的吊瓶停止滴液现象,为了避免旅客因药物作用出现精神涣散和意识不清的情况,乘务长窦雪耐心地与受伤旅客和家属聊天缓解紧张情绪。与此同时,机组持续与塔台保持联络,优化航路、申请直飞、提前联系乌鲁木齐机场落地后的救护车转运,争分夺秒只为帮助受伤旅客争取更多的时间。17:56,在机组和各保障部门的通力协作下,GS7836航班在晚于计划时间20分钟起飞的情况下,提前4分钟降落在乌鲁木齐天山机场。此时,机场救护车及医护人员早已等候多时,舱门开启后,受伤旅客及家属率先下飞机,第一时间乘坐救护车前往医院进行手术救治。


旅客第一时间下机乘坐救护车赴医院就医


“生命至上”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位民航人在认真践行的准则;“争分夺秒”也不仅仅是与时间的较量,更是一场爱心与责任的传递。天津航空用爱心为旅客搭起了一座希望的桥梁,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生命的尊重。天津航空将持续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理念,为每一位旅客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切实增强旅客出行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