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直在宣传“吃饭七八分饱”,可为什么有人说,60岁以上的人,别“吃饭八分饱”了?
据调查发现,部分人把吃饭八分饱,一直当作不变的定律。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这样做,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出现牙齿缺失、营养不良、身体消瘦等情况,更需要适当增加食物的摄入,才能保证机体营养摄入,这样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无需严格遵守。
还有的老年人由于患有消耗性疾病,如癌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会消耗体内较多的能量。为此,也需要额外为机体补充能量,同样无需过度坚持每餐八分饱。
当然,如果你没有以上情况,那么可以选择这种方式,吃饭八分饱对身体健康有诸多益处。
首先,对于老人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组织器官都有所退化,比如肠胃功能逐渐衰退,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如果在这种健康状况下,吃得过饱会让肠胃过于充盈,增加肠胃负担,从而引起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肠胃不适感。
对于有肠胃病的人,更要注意每餐食用的量,减轻肠胃负担,降低胃病发作。
其次,60岁以上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高血压、 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对于已经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而言,吃饭八分饱有助于控制全天的热量,从而稳定体重,降低慢性病的发生风险,对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而言,还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同时,还能避免过量热量转化为肝脏脂肪堆积,降低脂肪肝的发生风险。
另外,对于有关节不适的人群而言,通过控制饮食,得到的健康体重,还能够减少关节压力,改善关节磨损,对膝关节和腰椎健康十分有利。
那么,老年人到底如何能够做到“八分饱”呢?这还是有一定学问的。
1、 正确的进餐顺序:应先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鱼类、豆类,再吃高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新鲜蔬菜水果等,最后再吃主食,有助于增强饱腹感。
2、 控制主食的量:每餐以一个拳头大小为主,避免过量进食。
3、 选择合适的餐具:如小号餐具,避免在无意之间摄入较多的食物,控制总饭量。
4、 细嚼慢咽:每口咀嚼20~30次,既是减轻肠胃负担,还能够让大脑接收充足的饱腹感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