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在四川盆地成都平原的东北部,德阳静卧千年,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地级市,德阳这座城市不仅是现代工业的摇篮,更是一座镌刻着历史年轮的文化名城。岁月在此沉淀出深厚的人文底蕴,而其中最值得探访的,当属被誉为“蜀汉文化活化石”的白马关。



若说四川德阳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卷,白马关便是其中最引人入胜的篇章。它坐落于德阳市罗江区,自古便是商贾往来的物资集散地、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冲,更是剑南蜀道上五关的终章,默默见证着三国蜀汉政权半个世纪的兴衰沉浮。如今,这座承载着千年风云的关隘,不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地位不言而喻。



初访白马关,踏上那条被岁月打磨得光滑的青石板古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古绝唱仿佛化作眼前实景。这条承载着无数故事的“金牛道”,因“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古老传说得名,自中原蜿蜒至西南,而白马关,正是守护蜀地的最后一道天险。



“南临益州开千里沃野,北望秦岭锁八百连云,东观潼川层峦起伏,西眺岷山银甲皑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它成为拱卫成都平原的天然屏障。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此驻足,留下传世诗篇,清代罗江才子李调元一句“江锁双龙合,关雄五马侯。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更是将白马关的险峻与重要刻画得入木三分。



白马关的传奇,还藏在它三易其名的历史变迁中。东汉时期,它因毗邻古绵竹城而得名“绵竹关”;唐代时,因关楼立于鹿头山,改称“鹿头关”;直至公元907年,后蜀政权建立,王建借汉高祖白马过此地、庞统与刘备换马的典故,赋予它“白马关”这个沿用至今的名字。



踏入关隘深处,人文古迹星罗棋布。其中,“庞统祠墓”堪称瑰宝——这是四川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三国蜀汉遗迹,也是全国唯一为纪念庞统而建的专祠。



祠堂与墓冢静立在白马雄关之巅,掩映于苍翠古柏间,历经千年风霜仍庄严肃穆,诉说着“凤雏”庞统陨落落凤坡的悲壮往事。此外,挂镜台、凤雏碑廊等景点,也无不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每一块砖石、每一方碑文,都在讲述着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



在德阳文旅版图中,素有“南有广汉三星堆,北有罗江白马关”之说,足见其与三星堆并肩的重要地位。然而,与三星堆游人如织的盛况相比,白马关却保持着一份难得的静谧,宛如一颗被岁月尘封的明珠,静待有缘人前来探寻。



如果你有机会踏上四川德阳的土地,错过白马关这处融合自然风光与历史底蕴的宝藏之地,无疑是一场遗憾。不妨放慢脚步,在白马关的古道上,聆听历史的回响,感受四川德阳这座城市独有的魅力。你想不想来看一看呢?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