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梁丹)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八中学七年级(3)班的语文课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发音挑战赛”正在进行。学生们手持答题器,对着麦克风朗读“肖像”“提供”等易读错词汇。朗读结束,AI黑板上即刻显示每位学生的朗读分数和发音情况。“以前我总把‘提供’的‘供’读成二声,现在AI会用红色标出错误,跟着反复练习了几次就记住了!”艾力・依玛木兴奋地说。

2020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安徽省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安徽省援疆指挥部联合皮山县委、县政府,启动皮山县智慧教育项目,构建起覆盖全县243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智慧教育体系,以技术之力推动当地学校教育形态数字化转型。2024年秋季学期,随着智慧课堂、AI听说课堂、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等落地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八中学,学校正式开启了“技术赋能教育”的探索之路。

语文教师苏莉是智慧教育的受益者,她说:“标准朗读甚至能让学生清晰认识到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别。”在数学教师刘丽娟的办公电脑里,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生成的学情分析报告清晰标注着每个学生的薄弱知识点。“以前凭经验授课,现在靠数据说话。”刘丽娟展示着平台上的数据分析,全班共性问题一目了然。心理健康教师木尼拉・太来提发现,AI心理伙伴成为学生的“秘密树洞”——不愿当面倾诉的孩子,会在平板上与AI对话缓解压力。

课堂上,AI黑板的“随机选人”“小组PK”等功能,让向来安静的数学课堂变得热闹起来。在讲到“正方体展开图”时,教师通过几何图形模型动态演示,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看着大屏上的立体几何图形展开又收起来,千变万化,真的非常有趣!”学生阿布都拉·肉扎吉兴奋地说。

在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八中学,智慧教育的温度还体现在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关怀中。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学校通过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并推送分层作业: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一对一辅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进行拓展练习。

作者:梁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