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想坐观中美斗到两败俱伤,从而让自己渔翁得利。不曾想,中美已经签订了关税协议,特朗普开始重点敲打美国的盟友,想从盟友身上得到更多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担心自己可能会被挤出美方谈判优先议程,陷入长期的经济衰退。石破茂政府环顾四周,发现同中国合作几乎成了日本的唯一出路。为了防止“两线溃败”,东京已经转变了对中国的态度。



要知道,5月3日,一架日本民间飞机闯入中国钓鱼岛领空,悍然挑起新的矛盾。驾驶者为80多岁的日本右翼分子,曾在2015年进行类似挑衅。

然而这一次,中国海警在极短的时间,便起飞舰载直升机警告驱离,迅速完成现场管控。日本政府对此陷入两难,若公开限制民间飞行,等于默认日本无力掌控钓鱼岛;若放任不管,则可能激化矛盾,导致中方更强势的反制。

如今,在中美“言和”的背景下,日本政府终于做出了选择。据观察者网5月14日报道,在13日的记者会上,日本外相岩屋毅就日本民众擅闯我国钓鱼岛领空一事作出表态。

日本外相岩屋毅指出,出于“航行安全”的目的,日本有关部门已经告知了航运者们应该考虑飞行的安全性并要求其克制飞行,以避免“过度刺激中国”。

至于此前擅闯中国领空的日本民众,日本国土交通省和海上保安厅已经多次与该男子沟通,要求其取消飞行计划。

可以看到,日本政府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现在已经得罪不起中国。回顾此轮交锋,我们可以发现,日本政府态度转变,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



我国海警此次反应速度与力度,折射出我国已经具备了“发现即驱离”的快速响应能力。我国在第一时间公布事件细节,强调“依法管控”,同时打响了法理战与舆论战。事实上,我国早已对钓鱼岛展开了常态化巡航,日本已经再无可乘之机。

需要注意的是,就在钓鱼岛风波发酵之际,日本经济界正因中美关税谈判进展陷入恐慌。5月14日,中美宣布互取消91%关税,并建立协商机制。

这一突破直接冲击日本的战略布局,此前日本自诩“美国亚太优先盟友”,原以为凭借美日同盟能获得特殊照顾,期待在贸易谈判中抢占先机,但现实却相当残酷,特朗普政府的“交易思维”彻底打破日本幻想。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同时负责中美、日美谈判,但明确将中国列为优先对象。日本陷入拖延困境,5月1日的日美谈判因日程冲突被迫延期,汽车关税等核心议题毫无进展;



日本媒体预测,美国对日关税若持续,将导致日本GDP缩水,汽车出口受创尤甚。中美关税和解冲击日本产业链,尤其是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恐遭“替代性挤压”。

日本原想“坐山观虎斗”,但中美突然和解使其陷入尴尬处境。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若再得罪中国,将会让自己“腹背受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