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贴在薛女士家大门上的《销表通知》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房子空关20年,突然冒出1600多元水费,连水表都不翼而飞!钥匙从未离手,这笔糊涂账到底怎么回事?”近日,家住青浦区的薛女士给“新民帮侬忙”打来求助电话,讲述她在松江区松乐路128号月厦新天地一套空置房产的离奇遭遇。自2024年10月收到那张“天价水费单”起,她便奔波于物业、自来水公司之间,但问题始终悬而未决。这背后究竟藏着数据差错、管理漏洞,还是另有隐情?记者随即展开深入调查。

1600元水费“从天而降”

2004年,薛女士斥资40余万元,购入松江区松乐路128号月厦新天地1509室。这套50多平方米的公寓是她的投资项目。因常住青浦,房子交付后便一直空置。“门锁从未更换过,钥匙也一直在我手里。”薛女士向记者展示购房合同以及历年的物业费缴纳记录,证明房屋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然而,2024年10月的一通电话,彻底打破了这份平静。一位房产中介告知薛女士,他的客户相中了这套房子,前去敲门时,却发现大门上赫然贴着水费欠费单。一头雾水的薛女士赶忙联系松江自来水公司,得到的答复却是需要补缴2023年9月至10月期间高达1600元的水费。“家里根本没人,这两个月怎么会突然冒出这么多水费?”薛女士满心疑惑,当即提出要求核查用水记录,可工作人员仅回应:“系统显示数据无误。”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欠费,薛女士踏上了艰难的维权之路。2024年11月起,她多次拨打投诉热线,恳请相关部门彻查用水记录、复核水表数据。松江水务部门起初承诺“15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可在薛女士一次次的催促下,得到的却只是“已转交处理”的回复。

水表突然间“不翼而飞”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在今年4月。多年未曾踏入房屋的薛女士,首次前往查看,却发现家中停水了。她赶忙来到外面的水表间查看,眼前的景象让她目瞪口呆——家里的水表竟然不翼而飞!

无奈之下,薛女士再次拨通了松江自来水热线。对方解释称:“欠费超期未缴,按规定拆除水表。”薛女士据理力争,她强调在整个过程中,从未收到过任何拆除水表的电话通知和催缴通知,“我这边还在投诉反映呢,怎么能一声不吭就把水表拆了?”

记者跟随薛女士来到现场,只见1509室门锁完好无损,屋内积满厚厚的灰尘,水电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隔壁邻居也纷纷证实:“这户人家从来没见有人进出过,去年夏天整栋楼都没停过水,肯定不是管道爆裂。”

记者随后致电小区松开物业,工作人员坦言对1509室的情况并不了解,对于水费及水表问题,建议联系自来水公司。为进一步核实情况,记者又拨通了松江自来水热线。工作人员坚称数据没有问题,还推测高额水费可能是因为房屋存在漏水情况。至于欠费通知,对方表示由于没有薛女士的联系方式,只能将欠费单贴在大门上。同时强调,工人拆除水表时,是通知过物业的。

民生服务需“主动跨前”

根据松江自来水公司提供的数据,薛女士房屋异常用水集中在2023年9月1日至10月31日,费用是1600多元。薛女士按公寓水费单价,折算出这两个月的水费相当于260多吨的用水量。对此,她提出了一连串疑问:三口之家每月平均用水量10多吨,数百吨水的水表读数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如果水表正常运转,为何之后没有持续产生高额水费?如果远程抄表系统出了故障,为何偏偏这两个月的数据异常?

对此,记者向业内专家了解,分析可能存在三种情况:一是水表计量出现错误;二是数据上传中发生错乱,误将其他用户的用水量录入该户;三是管道存在隐蔽泄漏点。不过专家也指出,“倘若长期漏水,不可能仅两个月产生高额费用,薛女士的公寓一直空置且阀门关闭,漏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此外,薛女士对自来水公司拆表程序的合规性也提出了强烈疑问。按照相关规定,只有在用户欠费且经催告无效的情况下,才可以采取限水措施。薛女士气愤地说:“不通知就拆表,这分明是剥夺了用户的申辩权!”

“要避免、解决此类纠纷,关键在于提升公共服务的透明度和责任意识。”业内专家建议,“水务部门应主动公开翔实数据,彻查异常用水原因;物业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协助业主排查隐患。如果确实是管理疏漏,责任方必须承担相应损失并公开道歉。供水企业更应建立空置房动态管理机制,对长期零用水的房屋定期实地核查,防止系统‘误判’。”

一张小小的水费单,考问的是民生服务的温度与效能。在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推进的当下,技术本应成为精准服务的有力支撑,而非推诿责任的挡箭牌。薛女士遭遇的“水费罗生门”,究竟是用户的诚信缺失,还是水务部门系统对接的漏洞、责任意识的缺失?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公共服务部门应以“为民解忧”为出发点,跨前一步,主动作为,尽快找到“天价水费单”的答案,别让市民在“迷宫”中寒心!对此,新民晚报将持续关注。

来源 | 新民晚报

作者 | 陆常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