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是“射雕三部曲”的完结篇,却不能被视为《神雕后传》,原因很简单,就因为金庸并未把后神雕时代的故事写出来,而是将主舞台设定在前作结束数十年之后,也正因为如此,书中也留下了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比如前任教主阳顶天的故事。

阳顶天到底有多强,为何当年的正派群雄都对这位魔头忌惮三分?或许这背后还藏着一段有趣的故事。

一、震慑群雄的魔头

倚天时代的正道武林有六大门派,即少林、武当、峨眉、崆峒、华山以及昆仑,别说这六派联手了,就是单独拿出来其中任何一个门派,都称得上是十分强大了,可他们在明教面前,却压根不够看。



(阳顶天、张三丰剧照)

毕竟明教之中不仅高手如云,更在于这帮人都是十分狂热的狂徒,愿意为明教付出生命,所以一般人自然是不敢贸然挑战他们的,这一点,当年那《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就证明过,招惹了明教难免家破人亡。

但如果是集结六派之力,应该还是与明教有一战之力的,而这也是奇怪的地方,那当年六大门派为何不敢围攻明教?

要知道明教作恶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几十年乃至数百年的事了。

比如张三丰就说过:“魔教中人规矩极严,戒食荤腥,自唐朝以来,即是如此。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领方腊在浙东起事,当时官民称之为‘食菜事魔教’。食菜和奉事魔王,是魔教的两大规律,传之已达数百年。宋朝以降,官府对魔教诛杀极严,武林中人也对之甚为歧视。”

明教一直是魔教,却一直到了倚天时代,等阳顶天死了,这帮所谓的正派人士才敢趁火打劫,可见当年的他们有多忌惮阳顶天。

难道就因为阳顶天曾经击败了三渡?



(渡厄剧照)

或许不是,甚至应该反过来想,那少林三渡是少林派最强之人,阳顶天击败了他们,就等于是打了正派群雄的脸,毕竟正道各派是同气连枝,他们怎能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

阳顶天都已经骑到他们头上了,他们还能隐忍,那就只有一种解释,他们确实没把握拿下有阳顶天统领的明教。

但张真人的态度却值得玩味。

二、张真人也佩服的强者

毋庸置疑,张三丰就是倚天时代的第一人,但他对明教的态度却略有几分“暧昧”。

当初谢逊与张翠山提起张三丰时,就说过这么一句:“素闻尊师张三丰先生武功冠绝当世,可惜缘悭一面。你是他及门高弟,见识却如此凡庸,想来张三丰也不过如此,这一面不见也罢。



(阳顶天剧照)

谢逊曾是明教护教法王,若张三丰曾带人征讨明教,那他一定会与张三丰打过照面,他这么说,就说明张三丰从未对明教出手。

但这就怪了,书中也同样提到过,张三丰年轻时可是扫荡群魔了,说是:“三丰祖师到晚年时剑术如神,轻易已不使剑,即使迫不得已与人动手,也只用寻常铁剑、木剑,这柄"真武剑"是他中年时所用的兵刃,扫荡群邪,威震江湖。

难道这“群魔”中不包括明教的阳顶天?

答案或许还真是如此,其实你看阳顶天曾灭了哪三个魔头,就大抵明白为何六大门派不敢贸然对他出手了。

三、阳顶天的战绩

阳顶天这个人其实很复杂,他是明教教主,是世人眼中的“魔头”,但同时他也是个武痴,是个要强之人,除此之外,他还是个“义士”,是个心系天下苍生之人,在这样“多重人设”的前提下,他就有可能与后神雕时代的三位高手有交集。



(正派群雄剧照)

其一是火工头陀。

当年那火工头陀逃离少林寺之后,逃去了西域,自创了金刚门,而西域也是明教的地盘,阳顶天如何会容许自己的地盘出现这么一位高手,他自然要去会一会这人。

至于结果,可想而知,书中提到过,阿二、阿三的实力都超过了当年的祖师爷火工头陀,那头陀自然不是阳顶天的对手,也正因为如此,后来的阿二、阿三才会选择投靠汝阳王府,只为为祖师爷报仇。

其二是百损道人。

有人说百损道人是张三丰杀的,其实不然,当初张无忌被玄冥二老打伤,张三丰确实认出了徒孙中的是阴寒的玄冥神掌,但他也只是无助的流泪,因为他根本没办法化解徒孙体内的寒毒。

要知道此时的张三丰已经有了百年的功力,却依旧奈何不得那寒毒,更别说是当年的他了,要赢那妖道,只有一种方法,正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只有身怀乾坤大挪移的阳顶天能做到这一点,若无意外,当年正是阳顶天除掉了这魔头。

毕竟张三丰说过,百损道人是三十年前死的,而阳顶天挑战三渡也差不多是那个时候,可见当年的阳顶天是在横行武林,挑战群雄。

其三则是新一代的蒙古国师。

《神雕侠侣》中,蒙古一方最强的战斗力就是蒙古国师金轮法王,那人凭借龙象般若功就能与五绝级别的高手打得有来有回。

而金轮法王死后,书中提到这么一句:“后来忽必烈领军北归,与阿里不哥争位,兄弟各率精兵互斗。最后忽必烈得胜,但蒙古军已然大伤元气,暂无力南攻,襄阳城得保太平。直到一十三年后的宋度宗咸淳九年,蒙古军始再进攻襄阳。”



(高手剧照)

忽必烈上位后,也必然会设立新的国师,那人也一定是绝顶高手。

而杨逍说过:“天下百姓苦难方深,人心思变,正是驱除鞑子、还我河山的良机。昔年阳教主在世,日夜以兴复为念,只是本教向来行事偏激,百年来和中原武林诸派怨仇相缠,难以携手抗敌。

正如前文说的,阳顶天其实还是个义士,他也是心系天下苍生的,自然有理由除灭那蒙古国师。

这也是张三丰从不对明教出手的原因,因为正邪立场是小,家国大义才是大。

而对于正道其他高手而言,张真人尚且不敢对明教出手,他们又如何敢贸然挑战明教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